河南商報記者 宋紅勝 通訊員 史辛琳 劉文靜 郭奇 馬春雪
1月1日,河南商報記者從國網新鄉供電公司獲悉,截至2020年12月31日11時44分,新鄉地區227.78萬戶電費全部轉入指定賬戶,該公司連續47年圓滿完成了電費“雙結零”任務。
47年來,電費收繳由最原始的包燈制、電費公示欄等粗放式管理一步步地進化到一戶一表、多形式交費的精細化管控,做到了精確計量、遠程采集、自動計算和線上互動。47年的歷練讓新鄉供電公司在電費收繳工作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培養出一支業務精湛、作風頑強的過硬隊伍。大家齊心合力、攻堅克難一次又一次地續寫了“雙結零”的勝利篇章,將電費“雙結零”打造成了一張閃亮的名片。
良策處突變 逆境中實現開門紅
2020年年初,疫情席卷全國。管控措施嚴、范圍波及廣,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轉。供電服務的支撐條件和對象群體發生了重大變化,嚴峻的形勢下,國網新鄉供電公司準確地抓住了“電費回收預警機制”這個牛鼻子,將電費回收風險識別卡中常規的欠費風險、電費管理風險、抄表風險、核算風險、發票風險、收費風險、服務風險七大類風險升級細化成32個小類,并明確風險類型影響的客戶類型及客戶明細,便于客戶經理精準了解、統籌處理。
“光說說不清,陳董拿張紙,我來給你算一算打完折能省多少錢。”2月24日,國網新鄉供電公司高壓客戶經理王慶春依照風險識別卡的提示,來到現代報裝材料有限公司向董事長陳軍介紹電費九五折的優惠政策。公司的倉庫壓了2個月的貨,陳董正在挖空心思地想開源節流的主意,聽到電費打折的消息不由地精神一振。計算結果讓陳董非常滿意“王師傅,恁供電公司給我打了九五折,我今天就把這個月的電費結了,再預存兩萬,算是個心意。謝謝啊!”
除了幫客戶減少成本支出“節流”外,國網新鄉供電公司還通過梳理企業的電費、電量、負荷等電力數據,分析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主動推介“電e貸”幫客戶“開源”。數據顯示,截至11月份,新鄉地區145家用電量大、電費高、信譽好的企業通過“電e貸”被授金額4498.37萬元。“電e貸”即幫助企業緩解了資金壓力又直接回收電費956.54萬,實現了供、用雙贏。
抓大不放小 上半年形成新業態
疫情管控進入常態化后,產業布局在“六保”“六穩”“新基建”等政策的調控下,出現了很多新變化。傳統經濟復蘇的同時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在逐步走入市場的中心。國網新鄉供電公司敏銳地把握住變化趨勢開設火速辦電通道,完善線上辦理平臺,助力經濟發展提速、提質。
“不出門就能把電費交到戶號上,還能24小時在線開票,隨時查詢電費明細和賬單,真是太方便了……”12月23日,河南省豫北衛材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對‘電費網銀’贊不絕口。
河南省豫北衛材有限公司位于“醫療耗材之鄉”長垣市蒲東街道工業園區,是一家專業生產醫療器械和衛生材料的現代化企業。近4個月平均月用電量近24萬度,月均電費約17萬元左右。據河南省豫北衛材有限公司財務人員講,公司資金來往頻繁,為保證現金流運轉正常,經常隨機用余額多的賬戶交電費。每次交費都要根據不同銀行的不同要求操作很多步驟,輸入一大堆數字、字母后才能完成交費,非常麻煩。9月10日,這家公司和當地供電公司簽訂《電e寶電費繳納三方協議》,開通了“企業電費網銀——e企交”繳費,徹底解決了以往的問題,實現了足不出戶輕松繳費。截至目前,新鄉地區已有1248戶企業用戶通過“電費網銀”實現了“一次都不跑”輕松繳費。
新鄉地區居民直供戶表合計約194.29萬塊,均已實現了遠程抄表和電子收費。為了讓每一位客戶享受到“互聯網+”的便捷,國網新鄉供電公司針對老齡、行動不便等特殊群體實施重點關照。大力推廣應用“網上國網”“電e寶”等線上交費產品,推動電費交納由線下向線上轉化,助力電費賬務自動化。當前,全市自動對賬率已超出全省平均值8.59個百分點,居民用戶智能繳費沖抵比率突破90%。
“喂,媽,天太冷了你腿又受傷不方便,別自己去交電費,讓我給你交吧”“不用了閨女,我已經交過了,是咱延津縣供電公司的小關手把手教我用‘網上國網’APP交了300塊。你李嬸、王姨正在跟我學咋用這個交費,她們都稱呼我是智能阿姨。”張阿姨住在延津縣城關鎮原陽路水利局家屬院,近來不慎摔傷了腿,只能搭便車到供電所交電費。當地供電服務人員了解到情況后,主動上門教張阿姨使用線上服務的各項技能。一年來,國網新鄉供電公司秉承著“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宣傳最新用電政策,推廣“網上國網”APP使用應用。各基層窗口單位大力開展“三信一表一卡”客戶大走訪活動,制發《致電力客戶的一封信》18萬份,為貧困戶檢查線路500余次,同用戶建立了相互理解、相互體諒的良好關系,便捷溫馨的交費舉措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為電費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集約提質效 新體系發揮大功效
今年以來,國網新鄉供電公司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堅持把電費集約管控作為構建電費業務現代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實踐,利用“互聯網+”技術,以電費集約驗收為基礎,推進資源整合,初步形成了以客戶為中心—強前端—大后臺的電費業務現代化服務體系。國網新鄉供電公司作為河南省首個非試點單位,在50天內以高分完成電費業務集約驗收工作。
“新鄉地區有230余萬用戶,以前從1號抄表到算好發出電費至少需要10天,現在基本3天后,用戶就可以到任意網點進行繳費了。隨著公司電費業務集約管理的不斷優化,相信不用多久,新鄉地區195萬居民用戶在1號抄表當天就可以完成電費計算發行,全部用戶可縮短至2個工作日完成。” 電費核算賬務班許靜在總結電費集約成效時激動地說。電費業務集約管理,通過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管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多層次、全方位對用戶基礎檔案和數據進行分析、稽核,既保證了算費的準確性,又公平、公正地保障供用電雙方的利益。
在做好日常服務工作的同時,國網新鄉公司全面推進“供電+能效服務”,將供電服務與客戶用能場景充分結合。幫助客戶了解自身的用電情況及用電特征,提出用能優化診斷建議,降低客戶用能成本。陳先生家住新鄉市隆基豐華園小區,8月份,申請了居民峰谷分時電價業務,在查詢自家用電情況時,他發現,用能報告的“省錢攻略”提醒他9月份的電費為559元,如果沒有執行峰谷電價,電費將會是601元。2020年,網上國網能效服務的“用能分析”被很多客戶點贊。2021年,可預見能效服務將催生更多的“私人定制”節能方案,“供電+能效服務”也將在推動能效提升的過程中,給客戶帶來更多美好的用能體驗。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這一次來之不易的“雙結零”,不但有力促成了“十三五”的圓滿收官和“十四五”的全面擘畫,更是完善了新體系、總結有新經驗,錘煉出新隊伍,為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月1日,河南商報記者從國網新鄉供電公司獲悉,截至2020年12月31日11時44分,新鄉地區227.78萬戶電費全部轉入指定賬戶,該公司連續47年圓滿完成了電費“雙結零”任務。
47年來,電費收繳由最原始的包燈制、電費公示欄等粗放式管理一步步地進化到一戶一表、多形式交費的精細化管控,做到了精確計量、遠程采集、自動計算和線上互動。47年的歷練讓新鄉供電公司在電費收繳工作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培養出一支業務精湛、作風頑強的過硬隊伍。大家齊心合力、攻堅克難一次又一次地續寫了“雙結零”的勝利篇章,將電費“雙結零”打造成了一張閃亮的名片。
良策處突變 逆境中實現開門紅
2020年年初,疫情席卷全國。管控措施嚴、范圍波及廣,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轉。供電服務的支撐條件和對象群體發生了重大變化,嚴峻的形勢下,國網新鄉供電公司準確地抓住了“電費回收預警機制”這個牛鼻子,將電費回收風險識別卡中常規的欠費風險、電費管理風險、抄表風險、核算風險、發票風險、收費風險、服務風險七大類風險升級細化成32個小類,并明確風險類型影響的客戶類型及客戶明細,便于客戶經理精準了解、統籌處理。
“光說說不清,陳董拿張紙,我來給你算一算打完折能省多少錢。”2月24日,國網新鄉供電公司高壓客戶經理王慶春依照風險識別卡的提示,來到現代報裝材料有限公司向董事長陳軍介紹電費九五折的優惠政策。公司的倉庫壓了2個月的貨,陳董正在挖空心思地想開源節流的主意,聽到電費打折的消息不由地精神一振。計算結果讓陳董非常滿意“王師傅,恁供電公司給我打了九五折,我今天就把這個月的電費結了,再預存兩萬,算是個心意。謝謝啊!”
除了幫客戶減少成本支出“節流”外,國網新鄉供電公司還通過梳理企業的電費、電量、負荷等電力數據,分析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主動推介“電e貸”幫客戶“開源”。數據顯示,截至11月份,新鄉地區145家用電量大、電費高、信譽好的企業通過“電e貸”被授金額4498.37萬元。“電e貸”即幫助企業緩解了資金壓力又直接回收電費956.54萬,實現了供、用雙贏。
抓大不放小 上半年形成新業態
疫情管控進入常態化后,產業布局在“六保”“六穩”“新基建”等政策的調控下,出現了很多新變化。傳統經濟復蘇的同時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在逐步走入市場的中心。國網新鄉供電公司敏銳地把握住變化趨勢開設火速辦電通道,完善線上辦理平臺,助力經濟發展提速、提質。
“不出門就能把電費交到戶號上,還能24小時在線開票,隨時查詢電費明細和賬單,真是太方便了……”12月23日,河南省豫北衛材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對‘電費網銀’贊不絕口。
河南省豫北衛材有限公司位于“醫療耗材之鄉”長垣市蒲東街道工業園區,是一家專業生產醫療器械和衛生材料的現代化企業。近4個月平均月用電量近24萬度,月均電費約17萬元左右。據河南省豫北衛材有限公司財務人員講,公司資金來往頻繁,為保證現金流運轉正常,經常隨機用余額多的賬戶交電費。每次交費都要根據不同銀行的不同要求操作很多步驟,輸入一大堆數字、字母后才能完成交費,非常麻煩。9月10日,這家公司和當地供電公司簽訂《電e寶電費繳納三方協議》,開通了“企業電費網銀——e企交”繳費,徹底解決了以往的問題,實現了足不出戶輕松繳費。截至目前,新鄉地區已有1248戶企業用戶通過“電費網銀”實現了“一次都不跑”輕松繳費。
新鄉地區居民直供戶表合計約194.29萬塊,均已實現了遠程抄表和電子收費。為了讓每一位客戶享受到“互聯網+”的便捷,國網新鄉供電公司針對老齡、行動不便等特殊群體實施重點關照。大力推廣應用“網上國網”“電e寶”等線上交費產品,推動電費交納由線下向線上轉化,助力電費賬務自動化。當前,全市自動對賬率已超出全省平均值8.59個百分點,居民用戶智能繳費沖抵比率突破90%。
“喂,媽,天太冷了你腿又受傷不方便,別自己去交電費,讓我給你交吧”“不用了閨女,我已經交過了,是咱延津縣供電公司的小關手把手教我用‘網上國網’APP交了300塊。你李嬸、王姨正在跟我學咋用這個交費,她們都稱呼我是智能阿姨。”張阿姨住在延津縣城關鎮原陽路水利局家屬院,近來不慎摔傷了腿,只能搭便車到供電所交電費。當地供電服務人員了解到情況后,主動上門教張阿姨使用線上服務的各項技能。一年來,國網新鄉供電公司秉承著“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宣傳最新用電政策,推廣“網上國網”APP使用應用。各基層窗口單位大力開展“三信一表一卡”客戶大走訪活動,制發《致電力客戶的一封信》18萬份,為貧困戶檢查線路500余次,同用戶建立了相互理解、相互體諒的良好關系,便捷溫馨的交費舉措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為電費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集約提質效 新體系發揮大功效
今年以來,國網新鄉供電公司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堅持把電費集約管控作為構建電費業務現代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實踐,利用“互聯網+”技術,以電費集約驗收為基礎,推進資源整合,初步形成了以客戶為中心—強前端—大后臺的電費業務現代化服務體系。國網新鄉供電公司作為河南省首個非試點單位,在50天內以高分完成電費業務集約驗收工作。
“新鄉地區有230余萬用戶,以前從1號抄表到算好發出電費至少需要10天,現在基本3天后,用戶就可以到任意網點進行繳費了。隨著公司電費業務集約管理的不斷優化,相信不用多久,新鄉地區195萬居民用戶在1號抄表當天就可以完成電費計算發行,全部用戶可縮短至2個工作日完成。” 電費核算賬務班許靜在總結電費集約成效時激動地說。電費業務集約管理,通過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管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多層次、全方位對用戶基礎檔案和數據進行分析、稽核,既保證了算費的準確性,又公平、公正地保障供用電雙方的利益。
在做好日常服務工作的同時,國網新鄉公司全面推進“供電+能效服務”,將供電服務與客戶用能場景充分結合。幫助客戶了解自身的用電情況及用電特征,提出用能優化診斷建議,降低客戶用能成本。陳先生家住新鄉市隆基豐華園小區,8月份,申請了居民峰谷分時電價業務,在查詢自家用電情況時,他發現,用能報告的“省錢攻略”提醒他9月份的電費為559元,如果沒有執行峰谷電價,電費將會是601元。2020年,網上國網能效服務的“用能分析”被很多客戶點贊。2021年,可預見能效服務將催生更多的“私人定制”節能方案,“供電+能效服務”也將在推動能效提升的過程中,給客戶帶來更多美好的用能體驗。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這一次來之不易的“雙結零”,不但有力促成了“十三五”的圓滿收官和“十四五”的全面擘畫,更是完善了新體系、總結有新經驗,錘煉出新隊伍,為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