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 文圖
1月13日,《河南農業農村發展報告(2021)》出版農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組織召開。
2020年,河南糧食增量占全國的23.1%
《河南農業農村發展報告(2021)》以“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入系統地分析了2020年河南農業農村發展的形勢、特點,對2021年河南農業農村發展形勢進行了分析與展望。


報告認為,2020年,全省夏糧和小麥總產量、單產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在全球糧食安全形勢嚴峻的背景下,河南用占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10的糧食,解決了河南1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同時每年調出約600億斤原糧及加工制成品,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
2020年,全省糧食產量再創新高,達到1365.16億斤,實現連續四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增量占全國的23.1%,為實現“六穩六保”、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1年,河南將加快推進糧食生產“三鏈同構”,進一步延伸糧食的產業鏈;加快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高效與特色種養業;建設現代綠色物流體系,推動食品工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創新城鄉融合機制,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區;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利益分享機制,大力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規模化經營水平等。
18個省轄市農業發展水平,鄭州、鶴壁、焦作排前三
18個省轄市農業發展水平,鄭州、鶴壁、焦作排前三
報告認為,鄉村振興,是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必然選擇。
為此,依據統計年鑒數據,推出了《河南省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測度與評價》,對河南省18個省轄市的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了綜合測度和評價。
在綜合分析了產品質量、產業效益、生產效率、經營者素質、市場競爭力、農民收入等指標,排名揭曉,鄭州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最高,商丘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最低。

評價認為,從具體的綜合評價得分來看,全省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類別,綜合得分較高為一類,依次是鄭州、鶴壁、焦作;第二類則為新鄉、洛陽、濟源、濮陽、三門峽、駐馬店、開封、信陽、漯河、許昌、南陽、安陽等12個地市;綜合評價得分最低的則為第三類,依次為周口、平頂山、商丘。
其中,鶴壁在產品質量高水平和經營者素質高水平方面得分最高,在產業效益高水平方面也位居全國前列;焦作生產效率高水平、市場競爭力高水平及農民收入高水平三個指標中排名均在全省前列。
而得分較低的周口,在市場競爭力高水平、農民收入高水平方面全省排名較低;平頂山在產品質量高水平、生產效率高水平和農民收入高水平方面排名較低;商丘在產業效率高水平、經營者素質高水平、市場競爭力高水平、農民收入高水平方面排名較低。
統籌:趙強
編輯:吳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