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徐冉 通訊員 劉瑞敏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古往今來,黃河岸邊無數文人墨客,留下多少千古名句。
近日,在鄭州文化路杲村公交站,一輛純手繪打造的黃河文化詩詞主題車廂一推出便吸進了眾多乘客的目光,走進這輛186路公交車,就仿佛進入了“黃河文化與詩詞的視覺盛宴”,讓人久久佇立于黃河岸畔的詩意遠方。

進入車廂,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這一條彎彎曲曲的母親河??黃河,它占據了車廂中部玻璃的主要位置,一直蔓延到遠方。“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在黃河岸邊,不僅誕生了杜甫,劉禹錫,李商隱,李白等諸多著名詩人,也留下了許多像這樣的千古名句。而在車廂的另一扇玻璃上,我們也了解到了河南省鞏義市杜甫的故里,和唐朝女皇執政時期洛陽的“龍門詩會”和“香山賦詩奪句袍”的盛景。看著一幕幕非常逼真的人物畫像和經典詩詞,仿佛一下子把我們拉回到了當時熱鬧非凡的場景里面。
據悉,鄭州公交186路公交車長田玉婉是一名繪畫愛好者,對古詩詞也甚是喜愛,說起這次把黃河文化詩詞帶進公交車廂,卻也是準備已久,因繪圖較多,特邀請共駐共建單位惠濟區美術學校師生一同作畫。

說畫就畫,找資料、找詩詞、設計畫面、準備顏料,大家分工合作,一天時間一幅幅唯美的作品呈現在車窗上,每副畫作附上有關黃河的經典詩詞,圖文并茂,讓乘客直呼太美了。

“一上車,我就被車窗上的畫給吸引了,這個車長實在是太有創意了!”市民王女士說。在公交車上,就讀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吳昊十分認真地朗讀起了《登鸛雀樓》。他告訴車長,這是他們老師要求背誦的一首古詩,在車廂里能看到,讓人感到很喜歡,沒想到古詩跳出課堂,走進了他的日常生活身邊。吳昊說,希望車長叔叔阿姨們經常換新詩,這樣他就可以在上學、放學的乘車過程中學到更多的古詩了。眾多小學生被車廂里濃厚的詩詞文華氛圍吸引,興致勃勃大聲念出來,我們都學過呀這些詩詞,”使車廂里平添了歡快的氣氛。“



公交集團第二運營公司五車隊工作人員劉瑞敏表示,我們第一批是做出了兩輛手繪公交車,投放在186路公交車上和2路線上,兩條線路穿過了我們鄭州中心很多的繁華街道,很多學校都在線路周邊 乘車學生也非常多,也起到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作用。接下來,我們還將定期更新車廂的主題文化內容,把車廂服務和文化宣傳結合起來,打造更多的主題文化車廂,給乘客不同的乘車體驗。 (編輯 施尚景 呂瑞天 首席編輯 華麗娟)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古往今來,黃河岸邊無數文人墨客,留下多少千古名句。
近日,在鄭州文化路杲村公交站,一輛純手繪打造的黃河文化詩詞主題車廂一推出便吸進了眾多乘客的目光,走進這輛186路公交車,就仿佛進入了“黃河文化與詩詞的視覺盛宴”,讓人久久佇立于黃河岸畔的詩意遠方。
進入車廂,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這一條彎彎曲曲的母親河??黃河,它占據了車廂中部玻璃的主要位置,一直蔓延到遠方。“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在黃河岸邊,不僅誕生了杜甫,劉禹錫,李商隱,李白等諸多著名詩人,也留下了許多像這樣的千古名句。而在車廂的另一扇玻璃上,我們也了解到了河南省鞏義市杜甫的故里,和唐朝女皇執政時期洛陽的“龍門詩會”和“香山賦詩奪句袍”的盛景。看著一幕幕非常逼真的人物畫像和經典詩詞,仿佛一下子把我們拉回到了當時熱鬧非凡的場景里面。
據悉,鄭州公交186路公交車長田玉婉是一名繪畫愛好者,對古詩詞也甚是喜愛,說起這次把黃河文化詩詞帶進公交車廂,卻也是準備已久,因繪圖較多,特邀請共駐共建單位惠濟區美術學校師生一同作畫。
說畫就畫,找資料、找詩詞、設計畫面、準備顏料,大家分工合作,一天時間一幅幅唯美的作品呈現在車窗上,每副畫作附上有關黃河的經典詩詞,圖文并茂,讓乘客直呼太美了。
“一上車,我就被車窗上的畫給吸引了,這個車長實在是太有創意了!”市民王女士說。在公交車上,就讀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吳昊十分認真地朗讀起了《登鸛雀樓》。他告訴車長,這是他們老師要求背誦的一首古詩,在車廂里能看到,讓人感到很喜歡,沒想到古詩跳出課堂,走進了他的日常生活身邊。吳昊說,希望車長叔叔阿姨們經常換新詩,這樣他就可以在上學、放學的乘車過程中學到更多的古詩了。眾多小學生被車廂里濃厚的詩詞文華氛圍吸引,興致勃勃大聲念出來,我們都學過呀這些詩詞,”使車廂里平添了歡快的氣氛。“
公交集團第二運營公司五車隊工作人員劉瑞敏表示,我們第一批是做出了兩輛手繪公交車,投放在186路公交車上和2路線上,兩條線路穿過了我們鄭州中心很多的繁華街道,很多學校都在線路周邊 乘車學生也非常多,也起到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作用。接下來,我們還將定期更新車廂的主題文化內容,把車廂服務和文化宣傳結合起來,打造更多的主題文化車廂,給乘客不同的乘車體驗。 (編輯 施尚景 呂瑞天 首席編輯 華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