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上午,省長尹弘在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到,要持續(xù)辦好民生實事。其中第二件實事是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全年救助不少于1.9萬人,基本實現(xiàn)有需求兒童應救盡救。
鄭州就有不少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它們當中雖然有一些并非純公益性質(zhì),但是在這里,很多殘疾兒童學會爬行、走路,學會說話,學會如何融入身邊這個充滿愛心的世界。殘疾兒童康復中心里,每一天都有感人的故事發(fā)生。
鄭州市二七區(qū)智康兒童康復中心。工作人員為孩子做康復訓練。
康復中心里腦癱患兒積極學爬行、走路
“快,爬到媽媽身邊,媽媽這兒有好吃的,加油。”1月19日上午,鄭州市中原路與大學路交叉口附近,一家兒童康復中心訓練室里時不時傳出鼓勵聲。
聽到了媽媽的話,原本正趴在地上休息的浩浩,用胳膊撐起整個身體,像一個小戰(zhàn)士一樣“匍匐前進”。不過,他每“挪動”一點,都顯得很吃力。
3歲的浩浩來自漯河,是一名腦癱患兒,目前在進行康復訓練。和普通孩子不一樣,浩浩不會用腿發(fā)力,所以他爬行時,只能靠雙臂,每爬行一兩米,就需要停下來歇十幾秒,然后繼續(xù)前行。
浩浩媽媽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浩浩原來不會爬、不會走,進行了一年多治療和康復訓練后,目前學會了爬行,正在學走路。
訓練室一側(cè)的小床上,7歲的甜甜安靜地躺著,訓練師輕輕地抬起她的胳膊和腿,一遍一遍地進行肢體訓練。“迎著風,向前沖,我要做我自己的英雄……”蹲在床邊的父親輕輕哼起歌曲,用自己的方式鼓勵女兒。
甜甜也是一名腦癱患兒,雖然已經(jīng)7歲,可她還不會走路,目前也在積極進行康復訓練。
這家小小的康復中心里,每天都上演著感人的勵志故事。在常人眼里,再正常不過的爬行、走路,對于一些腦癱患兒來說,可以算作一種奢求。
不過,他們用自己的堅強,克服著先天的不足。
鄭州市二七區(qū)智康兒童康復中心。
鄭州不少康復訓練機構(gòu)在努力幫助這些殘疾兒童
在鄭州,有很多康復中心,致力于幫助殘疾兒童進行康復訓練。浩浩和甜甜進行康復訓練的地方,名叫鄭州市二七區(qū)智康兒童康復中心,每年會有100多名腦癱患兒在這里進行康復訓練。
“這些孩子因為大腦損傷,很難控制自己的肢體。我們主要是幫他們學會使用自己的肢體。”智康兒童康復中心負責人郭軍勝介紹,對于腦癱患兒來說,年齡越大,越難恢復肢體能力,所以需要盡早開始康復訓練,“他們的胳膊和腿,越是不用越容易退化,所以盡管很難,還是需要幫他們盡早學會使用。”
鄭州市康達能力訓練中心,是一家致力于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的機構(gòu),目前在鄭州有兩個校區(qū),每年有300多名患兒前來進行康復訓練。
“我們要教這些孩子學會溝通,幫他們培養(yǎng)感統(tǒng),還要幫助他們適應社會。”康達能力訓練中心負責人岳亞非表示,自閉癥屬于精神類殘疾,同樣需要引起注意。
鄭州北三環(huán)附近,有一家名為新宇兒童康復中心的培訓機構(gòu),主要對腦癱患兒進行語言培訓。
位于鄭州市興華南街和政通路交叉口附近的鄭州市二七區(qū)昊雨智能發(fā)展服務(wù)中心,專注于智力障礙和自閉癥患兒康復訓練,每年能夠吸納一兩百名孩子。
雖然鄭州這些兒童康復機構(gòu),有的并非純公益性質(zhì),卻對殘疾兒童的康復起到了很大作用。
鄭州市二七區(qū)智康兒童康復中心。工作人員為孩子上課。
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康復訓練是很有必要的。”郭軍勝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自己從事腦癱兒童康復訓練已經(jīng)有10多年,大部分孩子堅持康復訓練,是會有所好轉(zhuǎn)的。
4歲的萌萌來自許昌,已經(jīng)在智康兒童康復中心進行了2年多的康復訓練。
萌萌的媽媽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剛來到康復中心時,萌萌不會走路,甚至不會爬行。
2020年六一兒童節(jié)前后,萌萌突然學會了走路,對于一家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兒童節(jié)禮物了。
“雖然他走路姿勢跟常人有些不一樣,但起碼可以自己走了。”萌萌媽表示,目前繼續(xù)讓萌萌接受康復訓練,是想幫他走得更自然一些。
和萌萌一樣,來自周口的強強,經(jīng)過多年康復訓練,也學會了走路。
鄭州市二七區(qū)智康兒童康復中心。
“經(jīng)過康復訓練,差不多有1/4的孩子恢復得比較好,大部分孩子會有所好轉(zhuǎn)。”郭軍勝表示,只有一小部分腦癱病情比較嚴重的,恢復得比較慢,效果不明顯。
岳亞非和昊雨智能發(fā)展服務(wù)中心負責人周利霞也都表示,自閉癥孩子經(jīng)過康復訓練,大部分都是能夠好轉(zhuǎn)的。
“雖然說完全恢復比較難,但至少能夠讓這些孩子達到可以上幼兒園、小學的水平。”岳亞非說。
雖然很多殘疾兒童經(jīng)過康復訓練能夠有所好轉(zhuǎn),但成本并不低。
“一個月的開支1萬元左右。”一位來自滎陽的腦癱患兒媽媽說,目前孩子在鄭州多家機構(gòu)進行康復訓練,每個月費用七八千元。為了陪孩子進行訓練,她租住在康復機構(gòu)周邊,每個月房租和生活費也得兩三千元,“承擔不起也得想辦法”。
“我們這邊是按節(jié)收費的,一節(jié)課50到70元不等。”郭軍勝表示,很多患兒并非只在一家機構(gòu)進行康復訓練。
“我們這邊平均一個月康復訓練費用四五千元,價格已經(jīng)算很低了。”周利霞表示,因為有政府支持,所以收費相對比較低。
“從整個鄭州的市場行情來看,自閉癥患兒康復訓練,一個月的費用在6000到8000元。”岳亞非表示,算上房租和生活開銷,每月開支上萬元比較常見。
“這些孩子原本就需要有人跟著照顧,家庭收入會受到影響。”10多年從業(yè)經(jīng)歷,郭軍勝見過一些家庭,迫于經(jīng)濟壓力,不得不放棄患兒康復訓練。
鄭州市二七區(qū)智康兒童康復中心。工作人員為孩子上課。
政府補貼不斷加碼但殘疾兒童康復仍需社會關(guān)注
近些年來,郭軍勝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殘疾兒童,在進行康復訓練時,得到政府的幫助。
“政府補貼的金額越來越多,從最初的每個孩子每年幾千元,到現(xiàn)在每人每年接近2萬元了。”岳亞非說。
“如果沒有政府支持,別說患兒家庭了,很多康復機構(gòu)也撐不下去。”新宇兒童康復中心負責人劉辛玉表示。
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殘聯(lián)獲悉,去年鄭州市有超過3000名進行康復訓練的殘疾兒童享受到補貼,最高補貼達到19000元,主要針對的年齡段為0~14歲。
“經(jīng)濟壓力是一方面,這些孩子還需要得到社會的關(guān)注。”郭軍勝表示,目前越來越多的鄭州市民加入幫助殘疾兒童進行康復訓練的志愿者隊伍。
“一些孩子是孤兒,還有一些生活在單親家庭,家長得外出賺錢,如何照顧他們,也是一個難題。”郭軍勝表示,志愿者的加入,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難題。
“殘疾兒童康復,僅靠醫(yī)院、康復中心的力量肯定是不夠的。”得知2021年河南省將幫助殘疾兒童進行康復的消息后,郭軍勝更加堅定了信心,他覺得會有越來越多的殘疾兒童學會爬行、走路,會有越來越多的殘疾兒童能夠聆聽到音樂的美妙,還會有越來越多的殘疾兒童能夠目睹有溫度的城市。
鄭州市二七區(qū)智康兒童康復中心。
征集
這個冬季,河南商報聯(lián)合豫發(fā)集團、錦榮公益社、錦榮國際輕紡城,共同推出暖冬第十季。如果你想幫助在鄭州進行康復訓練的殘疾兒童,歡迎聯(lián)系河南商報記者。河南商報熱線:0371-86088666;記者手機:13513713515。(編輯: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