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初春的一場雪讓原野白茫茫一片,在汝州市溫泉鎮連圪?村北側,一排排天藍色的溫室大棚格外亮眼。“你看,大棚里的溫度高,培育的苗子都長出花骨朵了。”河南中農富邦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路全堂帶著家人和工人們正在溫熱的大棚里擺弄著藍莓苗。
路全堂是河北邯鄲人,為了找到適合藍莓種植的“風水寶地”,2015年,路全堂用半年時間跑遍了五六個省份,才找到了位于汝州市溫泉鎮鄧禹村這片適合藍莓種植的土地。2016年秋冬季節,路全堂流轉當地土地110畝,種植了高端水果藍莓;2018年藍莓掛果后,效益逐年攀升,目前每畝收益達到1萬元以上;2019年,汝州市扶貧辦與路全堂協商,利用市場前景看好的藍莓建立藍莓扶貧產業基地,經過對鄧禹村附近村耕地土壤酸性測量,基地最終選址在連圪?村北側。
據悉,該扶貧基地由汝州市財政扶貧專項資金375萬元投資建設,項目建成投用后,63座藍莓種植大棚生產效益與該市63個貧困村“結親戚”,前三年每年由河南中農富邦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給每個村分紅5500元,第4~6年每個大棚每年分紅7500元,第7~10年增至9000元,受益的脫貧戶達到4779戶17878人。該扶貧基地從開工建設到投入使用,不僅實現了耕地的良性流轉,而且每年給當地村民帶來50余萬元的務工收入。
在盆栽藍莓種植大棚里,記者看到在黑色的可降解塑料盆內一株株藍莓正在發芽,每個大盆的土壤里都插著4個青色的小夾子,連接著4根黑色的管線,通往地上長長的黑色管道。“這是從山東引進的國內最先進的自動水肥一體機‘滴箭’系統。這套系統可以實現坐在辦公室里遙控指揮,利用手機上的APP軟件一鍵遙控整個基地藍莓的澆水施肥,在手機上輸入指令,可以精準到每株藍莓每小時的滴水量,施肥可以精準到每小時以克計算,既節省了人力,又達到精準管理。藍莓需要澆水施肥時,在手機上設施數據后再設置時間就可以了。”看到記者的疑惑,路全堂笑著介紹說。
新科技給藍莓扶貧基地注入新活力,目前基地內種植的藍莓長勢喜人,部分大棚今年即可掛果。“等基地內全部的藍莓進入盛果期后,每天采摘的用工量不低于200人,同時我們還將舉辦賞花節、采摘節等鄉村旅游項目,助推溫泉鎮文旅產業發展。”對藍莓基地的發展前景,路全堂信心滿滿。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