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宋紅勝 文/圖
3月3日上午,新鄉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牧野區副區長劉東慧對該區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2021年重點工作安排進行了介紹。
2020年,牧野區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5億元,增長0.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1%;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億元,增長5.4%,高于全市1.8個百分點,稅占比達到7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78萬元,居全市第1位。
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推進——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停擺,牧野區堅持把保市場主體作為“六穩”“六保”的重中之重,減稅降費2.3億元,幫助30家企業協調銀行續貸、信貸資金23億元,市場主體數量同比增長12.5%;著力抓項目擴投資,實施千萬元以上重點項目240個,完成投資124億元,較上年增加18億元;積極爭取政府專項債券、抗疫特別國債等1.5億元,10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7.7億元,完成年計劃投資的150%以上;大力發展網絡消費、在線教育等新興業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8.8億元,市場消費呈現穩步回暖態勢,有力拉動經濟恢復增長。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在2020年度全市考核任務較輕的5個城區中位列第一;強力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PM2.5平均濃度、PM10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8%、12.9%,空氣優良天數超過市定目標3天,市控河流考核斷面全部達標;堅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結案銷號非法集資案件4起,初步化解省、市交辦問題樓盤5個,環宇破產取得實質性進展,有望近期恢復生產。
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區增加值總量的16.4%,同比增長11.2%;加速推進先進制造業專業園區建設,電池及電動車專業園區在全市考核中排名第一,獲市政府獎勵350萬元;中國電波科技城起步區完成土地征收,新松機器人產業園12棟廠房及綜合樓主體建成;實施“三大改造”項目24個,總投資60億元。科隆公司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天力鋰能入選“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新航集團榮獲省長質量獎,天博物聯網研究院獲評省級重大新型研發機構。
城鄉人居環境顯著提升——加快推進生態城重點工程建設,湖心區9200余畝土地完成收儲,朱莊屯、西黑堆172戶房屋完成拆遷,牧野大道北延、創業路正在全線施工,大朱莊安置區完成主體及地下車庫建設9.3萬平方米。總投資1.9億元的88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進展順利,惠及群眾1.4萬余戶。扎實推進“三違三未”專項整治,依法拆除各類違建9.1萬平方米。持續抓好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前河頭、下焦莊等6個村莊達到“一村萬樹”標準,王村鎮榮獲“國家衛生鄉鎮”稱號。
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務服務事項基本實現“一網通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減至90個工作日以內,開辦企業一日一窗辦結,營商環境在全市評價排名逐年提升。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相繼與東風汽車、億達中國等一批頭部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新簽約產業項目23個,實際到位市外資金41億元,同比增長5%,被評為全市商務工作先進單位,在全市招商引資大會上作了典型發言。(編輯:劉夢鴿)
民生福祉不斷增進——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提高至77.7%,省、市重點民生實事較好完成。城鎮新增就業877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05%,低于市定標準。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所,平原幼兒園主體完工,增加公辦學位720個。婦女“兩癌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成功創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區,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安全生產、掃黑除惡、信訪維穩等工作扎實推進,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劉東慧表示,該區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持續實施工業強區、商業富區、生態立區戰略,加快構建“一城(生態城)引領、兩區(高鐵片區、鐵西片區)聯動、三園(電池及電動車、中國電波科技城、新鄉機器人專業園區)集聚、全域提質”的發展格局,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力爭整體工作進入全省第一方陣,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