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壓力大,但薪酬總排名靠后……作為醫院里出了名的“啞科”,兒科成了不招人待見的科室,也因此,兒科醫生一直處于緊缺及高運轉狀態。
作為河南省兒童醫院的院長,全國人大代表周崇臣多年來一直關注和呼吁提高兒科醫生的待遇問題,而今年全國兩會上,他也就這一問題,提出了他的建議。
周崇臣說,在《2020年中國醫院薪酬調研報告》中,兒科薪酬排名靠后,科室間同職稱的薪酬水平差異達20%~45%。而承擔著問診困難、檢查治療困難、技術水平要求高的兒科醫務人員們,卻面臨著勞動強度大、待遇低、服務價格低、兒科醫師短缺的現狀。
“多重因素導致兒科崗位吸引力受限,成為制約兒科發展受限的不良循環。”周崇臣說,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舉措調整兒科醫療服務價格,兒科醫師短缺現象得到較大改善,但現行的兒科醫療服務價格,卻難以從技術難度、操作復雜程度、工作強度上充分體現兒科醫務人員勞務價值。
那么,如何使兒科在后疫情時代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呢?周崇臣以湖南省為例解釋道,去年年底,該省兒科服務價格所有“診查費”提高了50%,綜合類的“一般醫療服務”“一般治療操作”,臨床診斷類的“有創活檢和探查項目”和部分中醫及民族醫診療類項目提高了30%,且醫療服務價格增加部分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不增加患兒家庭負擔。
綜上所述,周崇臣建議,應推進兒童醫療衛生服務價格改革全面落實。“建立多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國家相關部委加大對兒科醫療服務價格政策調整落實工作的督導檢查,調整后的醫療費用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同時,他建議國家出臺政策,建立符合兒科特點的內部績效分配機制,增加兒科薪酬專項考核指標,與地方醫療衛生主管部門及醫療機構績效考評掛鉤,充分調動廣大兒科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
(河南商報編輯 施尚景 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