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創投、達晨創投、君聯資本、普華資本、中金匯融等國內80家知名投資機構以及河南省內外40余家“專精特新”企業匯聚一堂,共謀新格局下的產業發展新機遇。
河南商報記者 郭丁然 金艾琳
深創投、達晨創投等80家知名機構領銜
資本力量上演“專精特新”專場活動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更好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支持更多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發展。在新發展格局下,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企業,將成為各路資本競逐的對象。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本次資本力量1+6系列活動以“新格局下的產業投資發展——‘專精特新’項目路演”為主題,幫助專精特新企業實現融資,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助其提升經濟增長活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賽領資本、深創投、達晨創投等來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80余家知名創投機構也齊聚會場,用資本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助推河南產業體系創新。
據了解,本次路演由河南省金融監管局、河南省工信廳、河南證監局、鄭州市政府指導,由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鄭州市工信局、鄭州市金融工作局主辦,由鄭州天健湖資本力量會務服務有限公司、鄭州天健湖經濟研究所、鄭州高新區掛牌公司服務協會、大河財立方投教基地、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清科集團、鄭州高新區科技金融廣場等承辦。
河南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孫新雷,鄭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王新亭,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紅軍,以及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河南證監局、河南省工信廳、鄭州市工信局的相關負責人參加此次活動。
張紅軍在致辭中表示,鄭州高新區期待通過此次專場活動,能夠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暢通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對接渠道,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做強梯度培育優質企業的關鍵環節,推動科技、資本和產業實現高水平循環。
在此次活動上,鄭州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主任史根有就鄭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介紹。
史根有表示,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是引導中小企業提高創業創新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是實現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據史根有介紹,目前鄭州市共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91家,推薦并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4家,推薦并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36家。
“為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我們定期舉辦線上線下銀企對接,深入開展合作,推出三年授信融資服務,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我們也在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史根有表示。
創投加速科技創新由點到面
基金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最有力的金融工具,是市場創新的實踐者。作為國內知名投資機構,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副總裁李守宇出席此次活動,并以“資本力量助推科技創新”為主題,從創業投資助推科技創新、創業投資助力企業成長、資本市場助力地方科創發展、并購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四個維度詮釋了資本力量。
在李守宇看來,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正在襲來,經濟向高科技轉型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未來的經濟運行一定是科技型企業主導。
李守宇表示,科技創新的出現往往由龍頭企業帶動,而有創新技術的龍頭企業背后,絕大多數都有風投機構的支持,這也是創業投資由點到面(從企業到產業)加速科技創新作用的體現。
“許多創新型企業研發資金需求大,研發周期長,不確定性高,長期處于虧損狀態,甚至到上市時仍然虧損。”李守宇結合生物醫藥企業的特性表示,創業投資可以助力企業在持續虧損中經營下去,也可以助力企業擴張市場份額。
在此次活動上,微眾銀行“科創貸”產品也正式上線。
據微眾銀行企業直通銀行部科創金融產品負責人鄭夢晶介紹,針對科創型企業的融資困境,微眾銀行積極聯動政府產業部門,瞄準區域產業形態,針對科技創新中小微企業推出科創金融服務體系。
據了解,“科創貸”于3月1日登陸中原中小企業成長指數服務平臺,經過兩周試運營,目前為近百家企業提供了近億元授信。
資本把脈“專精特新”企業
“專精特新”企業,不僅是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的優質企業,而且還是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本次路演活動通過運用市場化方式,將 “專精特新”企業與資本市場密切結合起來,暢通產業鏈資金流,幫助企業做優做強。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本次項目路演活動共分三個專場:鄭州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專精特新”項目專場、鄭州高新區“專精特新”——物聯網產業+北斗應用產業及相關企業專場、鄭州高新區“專精特新”——電子信息產業+新材料產業及相關企業專場。此外,還有來自省外的“專精”特新優質投資標的。
在投資機構方面,除深創投之外,還有達晨創投、秉鴻資本、中金匯融、君聯資本等80家知名投資機構。這些投資機構都在自身領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此次項目路演,在幫助解決創業公司融資、運營、市場等難題的同時,也挖掘具有發展潛力的創新項目,讓優秀項目對接更多投融孵化機構資源,助力其加速成長與發展,實現鄭州高新區乃至鄭州市、河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鄭州高新區打造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作為國家級高新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鄭州高新區經過30余年發展,已經成長為中部頗具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高地、河南資本市場高地。截至目前,鄭州高新區已累計培育16家上市公司、75家新三板企業、764家四板企業、1家準獨角獸企業、6家種子獨角獸企業、28家瞪羚企業等。
近年來,鄭州高新區在金融供給端、金融需求端、供需對接、政策供給端等方面持續發力,著力構建支撐創新發展的高質量科創金融服務體系。
金融供給端方面,設立科技金融廣場,集聚深創投、達晨投資、賽領資本等涵蓋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在內的102家創投機構,管理資金超過380億元。
金融需求端方面,與北大深圳研究院合作,構建“中原中小企業成長指數”,為金融機構提供投資參考,自2018年11月工作啟動至今,平臺已認證企業3286家,獲得評級企業2518家,通過上線非抵押類信貸產品、線上智能匹配、線下批量撮合等立體化服務模式,平臺內企業累計獲得股權投資約9.73億元,銀行貸款約33.91億元,共計融資總額43.64億元。
供需對接方面,打造“資本力量”1+6品牌,通過每年1次年度峰會和6次常態化路演,線上線下同步,打造“大而全的百貨店”和“小而精的專賣店”。同時,推動深交所河南服務基地落戶鄭州高新區,深挖區內外擬上市企業資源。
政策供給方面,發布科技中小微企業融資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應急轉貸周轉資金管理辦法等惠企政策,利用風險補償資金擴大企業信貸規模。(編輯: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