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孟津縣會盟鎮,萬畝梨花漸次盛開,吸引大批游客前來一睹梨花芳容。
3月20日,第九屆孟津梨花節開幕,人們齊聚孟津梨主題公園,載歌載舞開啟今年的賞萬畝梨花、游幸福廊道活動。
孟津是遠近聞名的梨鄉,“孟津梨”已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曾為歷代“皇家貢品”,遠銷東南亞諸國,素有“洛陽金橘”之美譽。
20世紀90年代,孟津縣會盟鎮把“孟津梨”作為當地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來抓,經過20多年的培育和發展,“孟津梨”種植面積已突破1萬畝,產量達9000多萬公斤。
作為今年會盟鎮農旅、文旅活動的開篇之作,本屆梨花節開展了梨花攝影展、書法名家采風、漢服抖音大賽、曲苑名家匯演、健康廊道騎行等活動。
會盟鎮還積極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拉大園區框架,新修建環山公路3000米,加寬路面1500米,并進行了配套的美化、綠化;山體綠化栽植綠化各類苗木3萬余株,種植綠籬及草坪萬余平方米;建設游客休憩站點5處,生態停車2個,主題廣場1處,提升了游客的體驗和游賞功能。
據了解,梨產業只是會盟鎮實施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會盟鎮還發展了萬畝稻田、萬畝荷塘、萬頭肉牛養殖等代表的規模化農業產業基地,培育了以孟津梨、黃河鯉魚、新農村蔬菜等為代表的特色農業品牌,打造了以梨花節、荷花節、孟津梨采摘節、新米節等為代表的旅游節會,形成了春看花、夏賞荷、秋品梨、冬觀鳥的河洛江南新景象。
孟津縣會盟鎮黨委書記韓新偉說,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之年,會盟鎮將緊扣“黃河生態示范帶、河洛江南印象地、孟津文化傳承區”的發展定位,打出組合拳,力爭通過3至5年的努力,將會盟打造成黃河岸邊知名的生態康養、休閑觀光、鄉村采摘、自駕露營、歷史研學、文化探究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鎮。(編輯: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