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體現強烈的問題意識,提出了明確的針對性措施
杭州出租汽車行業發展中出現不少問題,如:產權不清,經營模式復雜;經營主體多小散,管理水平不高;食利階層牟利,服務水平低下等等,都是“打車難”、“服務差”的根源所在。歷年來諸多“治標”的修補策略,并非“治本”之策。面對困局,《實施意見》擬定了具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首先,從政府自身利益開刀,免收和清退有償使用金。其次,厘清產權關系。實現“兩權合一”,切斷掛靠、買斷、半買斷經營關系,徹底消除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帶來的中間食利階層。第三,推進規模經營。以公交集團和商旅集團等國有企業為主體,通過兼并重組、吸收入股等方式,組建幾家大規模的出租車集團,將新增經營指標更多配置給完成經營關系清理規范的企業。
三、堅持市場化導向,積極穩妥推進改革
《實施意見》以“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為改革方向,糾正了行業管制的單一思維模式。首先,確立“需求導向”模式。培育多元市場主體,以滿足市民“個性化”的出行需求。其次,逐步放開數量和價格管制。運力配置方面,建立運力規模的動態監測調整機制,逐步實現市場調節。在運價制定方面,發揮價格杠桿作用,逐步向市場調節過渡。這樣,出租車的數量和價格將更多地由市場的供求狀況來決定。第三,規范經營權交易行為。《實施意見》規定經營權可以交易,但一律在市產權交易中心公開透明交易,禁止私下買賣。
而且,本次改革方案明確,除傳統出租車外,還將發展預約出租汽車企業(網絡平臺),市民對車輛和運價有了相對自由選擇的空間,個性化出行需求可相對得到滿意。
四、以較為開放的心態,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當前,全國不同的城市對“專車”的態度莫衷一是,《實施意見》主張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未來杭州的出租車行業將有兩種業態,一是傳統的巡游出租車,二是網絡約租車。兩者之間如果能形成良性競爭,就能較好滿足市民個性化出行的需求。除此之外,《實施意見》也積極鼓勵傳統出租車以各種技術和設施對接互聯網系統。
未來,《關于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的實施意見》生效后,對企業和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規模化、集約化”未必是真正的公司化,公司化的標志不僅在于“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還在于“管理科學”。未來的大型出租車公司,應放棄承包經營這種粗放管理模式,以良好的績效考核體系對司機實現“員工制”管理,同時應積極引進高端人才,以大數據技術實施車輛與乘客“動態對動態,點對點”的即時對接。這樣,才能提高服務質量,更好承擔起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