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開始,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河南博物院認真欣賞文物,通過文字注釋仔細品味文物背后的故事。主館外部墻面的土黃褐色及正面的透明采光帶,讓學生們感受到“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磅礴氣勢;在“唐三彩”樂俑鼓樂吹笙的造型前,學生們們更是屏氣凝神,領略其傳世之美……
“《唐宮夜宴》為什么如此之火?”“唐宮小姐姐手里拿的什么樂器?”啟動儀式上,春曉小學“河之書”中隊和禪繞畫社團的學生們帶著疑問,聆聽教師高雅從《唐宮夜宴》開始,講述河南博物院主展館主體建筑、九大鎮館之寶、新鄭國際機場塔臺和鄭州“大玉米”的原型設計之謎等。
一件件文物,引導學生們走進一段段歷史,真切感受到黃河文化的厚重,“河之書”中隊的隊員杭均澤說道:“千萬年來黃河水的淘洗,滋養了我們勤勞睿智的先民,他們創造出了燦爛的文化,也是后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之源,我們將以實際行動做華夏文明的傳承者,做黃河文化的代言人。”
據該校教導副主任李康介紹,春曉小學自建校以來,就建立了黃河文化展廳,開設了有關黃河的校本課程研修,讓學生從黃河的起源、沿途人文風情、地域特征、詩歌等方面入手,師生一起交流自己聽到、悟到的黃河故事。該校以“黃河文化”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課程多次在鄭州市獲獎。
此外,該校還一直在進行以“黃河文化”為主題的系列活動,例如與之相關的主題隊會、升旗儀式、課題研究、寒暑假的黃河文化實踐活動等。該校禪繞畫社團對《唐宮夜宴》進行了多次探究,手繪的“唐宮小姐姐”手提袋精美細致。在寒暑假的《春曉小學假期手冊》里,對“黃河文化”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了解黃河文化,傳承中華文脈,在學、思、行中感受黃河文化。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