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地處邙山深處的洛陽市孟津區城關鎮徐嶺村,像過年一樣熱鬧,村民們劃起旱船,扭起秧歌,迎接遠道而來觀賞芍藥花的客人。
這個常住人口約300人的小山村,曾經由于四面環溝,丘陵起伏,交通閉塞,村民收入十分有限。
2014年,為改變這一狀況,當地結合自身條件,引進中藥材種植項目,以荒溝、荒坡、荒嶺為重點,連片種植芍藥、皂莢等中藥材1000余畝,將其作為振興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新途徑,徐嶺村也因此而發生變化。
河南商報記者在徐嶺村看到,與常見的房前屋后、花園里種的芍藥花不同,這里的芍藥花與皂莢樹套種,成片盛開的芍藥花,隨邙嶺地勢,呈梯田狀分布,似萬點胭脂,占盡邙嶺嫵媚風光。
“當然我們這的芍藥花,不只是觀賞,主要是當藥材賣。”在這里做芍藥種植的洛陽裕登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衛國說,目前他們種植的芍藥面積有400余畝,這些芍藥種植三年以上的根莖就可以當藥材賣,每斤價格根據品質價格在幾十塊錢到兩百塊錢不等,目前每畝產值大約在1萬元。同時,套種的皂莢樹,還可以賣皂刺、皂莢等藥材,獲得收益。
芍藥、皂莢等中藥材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據了解,當地在發展芍藥、皂莢等重要產業的過程中,村民們一方面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獲取部分收入,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打工實現收入。
“像我們這每天至少需要三十名工人,忙的時候使用的人數超百人,有時候僅徐嶺村的留守人員還不夠用,附近幾個村的人來這干活。”王衛國說,目前在他們那打工,根據工作不同,一天收入在50至200元之間。
隨著芍藥等中藥材的種植,也帶動了當地鄉村旅游的發展。2019年,徐嶺村舉辦了第一屆芍藥花觀賞節,大批客人來此賞花游玩。這也讓當地村民看到了商機,紛紛行動起來,修繕民宅、翻新院落、打造“五美庭院”。
徐嶺村北部有一座建于清朝咸豐年間的喬家大院,是當年喬家祖人喬虎文等喬氏三兄弟帶領兒子們建造的。這里出過兩個舉人、一個秀才,曾經富甲一方,青磚黛瓦構成的古建筑歷經百年滄桑仍保存完整,也成為芍藥節上的“網紅景點”。
“這只是開始。”洛陽市孟津區城關鎮徐嶺村黨支部書記黃紹鵬說,由于條件限制,目前當地的中藥材產業還屬于初級階段,將來條件成熟了,他們還要發展相關產業,比如芍藥,還可做芍藥花茶、芍藥餅、鮮切花等,而隨著產業的發展,老百姓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