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翔
4月25日,快手公益啟動“幸福大講堂師訓計劃”(以下簡稱“師訓計劃”),項目旨在通過“短視頻+直播+AI”創作實踐與教學方法的系統化培訓,將20名優秀學員培養為專業講師,進一步提升項目覆蓋范圍和影響力,共同促進短視頻和直播技術的普惠型培訓,創造更多社會價值,擴大鄉村振興、養老行業、職業教育等領域的新媒體講師人才儲備。
“師訓計劃”的正式啟動,標志著“幸福大講堂”項目再次升級,邁入全新階段。本次培訓將對優秀學員開展講師培訓及認證,讓優秀學員成長為合作伙伴,從“幸福大講堂”項目“受益者”轉變為項目“傳播者”,在各自領域開展普惠型短視頻直播技能授課,讓更多人能夠擁抱數字時代,同時助力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

重建數字時代下的人才培訓普惠新生態
數字時代下,隨著社會各行業對數字技能人才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傳統依靠平臺主導的“輸血式”培訓已不能滿足多元化、深層次的需求。基于此,2025年快手公益推出“師訓計劃”,聚焦優秀學員的持續成長,通過“集中培訓+半年追蹤輔導+考核認證”的模式,將優秀學員培養為認證講師,共同構建“平臺支持+講師主導”的可持續公益生態,推動數字技能培訓從“單向傳授”轉向“生態共建”。
參加“師訓計劃”的20名優秀學員,涵蓋鄉村振興、養老行業、職業教育等多個領域。全網擁有350萬粉絲的河南網紅養老院院長“林燒”、山西“苦豆豆香包”非遺傳承人衛紅宇、返鄉助力鄉村振興的女大學生“笨熊”、自創千歲舞帶動家鄉農特產品銷售的“張小四”。這些優秀學員案例不僅展現數字技術的溫度與價值,更傳遞出“技術賦能民生”的深層意義。

(學員張欣、姚曉奎探討短視頻直播技巧)
本期“師訓計劃”集中培訓的課程共分為四大模塊,短視頻+直播+AI創作實踐與教學方法、新媒體課程授課籌備、講師個人IP塑造與表達力提升及實操考核。首日課程以新媒體課程組織、短視頻課程教學方法與思路為主,次日則聚焦課程試講、新媒體教學方法思路及授課安排,第三天重點考核直播課程試講點評與講師IP塑造,并在培訓期間安排參觀快手園區,加深對快手平臺社區文化和業務架構的理解。

(師訓計劃培訓現場)
“師訓計劃”將為學員們完成技能深化、角色轉型與講師生態共建的三重蛻變,幫助他們提升課程設計、教學互動、IP運營等核心能力。在本次集中培訓結束后,半年內還需要通過每月線上追蹤輔導,最終考核通過獲得“快手認證講師”資格,讓每一名講師都能成為各行業數字技能普及的中堅力量,深入各領域開展數字技能公益培訓,為千行百業注入數字化活力。

(學員交流課程組織經驗)
優秀學員熊琴表示,“師訓計劃”讓我對短視頻直播有更全面地了解,從賬號定位、背景圖、名稱、簡介等要素,以及短視頻拍攝要注重哪些表達方式,都進行了系統學習,掌握了實用知識。這些技能在培訓回去之后,我可以更好地去教給其他有需要的伙伴們,帶動更多人做好短視頻直播,幫助周邊村民更好地把農產品賣出去,實現增收致富。

(幸福大講堂優秀學員 熊琴)
覆蓋多領域,彰顯普惠培訓價值
快手公益從2018年成立至今,持續開展數字技能培訓工作,從最初聚焦鄉村振興領域助力脫貧攻堅;后升級為面向各個人群領域的“幸福大講堂”,在各行業培育優秀學員;本次“師訓計劃”的啟動秉承了快手技術普惠的理念,是再一次的升級迭代,從平臺主導到學員伙伴合作圈的建設,將有效擴大數字技能培訓的輻射范圍,使其更加立體多元化。

(學員參觀快手公司演播室)
2023年,快手公益推出“幸福大講堂”普惠型短視頻直播技能培訓項目,項目以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為目標,針對鄉村主播、女性、銀齡群體、青年創業者、殘障人士等多元群體的就業、創業、增收需求,開展普惠型的新媒體職業技能培訓。目前,項目已走進全國超40個縣市,幫助超100萬人次掌握“短視頻+直播”技術,并在7個省份建設區域性“共享直播間”。
據介紹,2025年“師訓計劃”將推動認證講師開展80場線下培訓,覆蓋超10000人次,并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啟航學堂”等新培訓方向實現突破,并聯合地方政府、企業、高校等機構開展合作,共同建設數字技能人才培訓體系,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與高質量發展,讓技術普惠覆蓋更多有需要的群體。
從“幸福大講堂”到“師訓計劃”是推動數字技術普惠的關鍵舉措。快手科技副總裁、北京快手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宋婷婷表示,“師訓計劃”通過激活各領域優秀講師的力量,為鄉村振興、養老行業、職業教育等領域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讓數字時代的紅利真正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未來,快手將持續打造講師培訓體系建設,助力更多講師成長,讓數字普惠真正“扎根泥土,開花結果”。
4月25日,快手公益啟動“幸福大講堂師訓計劃”(以下簡稱“師訓計劃”),項目旨在通過“短視頻+直播+AI”創作實踐與教學方法的系統化培訓,將20名優秀學員培養為專業講師,進一步提升項目覆蓋范圍和影響力,共同促進短視頻和直播技術的普惠型培訓,創造更多社會價值,擴大鄉村振興、養老行業、職業教育等領域的新媒體講師人才儲備。
“師訓計劃”的正式啟動,標志著“幸福大講堂”項目再次升級,邁入全新階段。本次培訓將對優秀學員開展講師培訓及認證,讓優秀學員成長為合作伙伴,從“幸福大講堂”項目“受益者”轉變為項目“傳播者”,在各自領域開展普惠型短視頻直播技能授課,讓更多人能夠擁抱數字時代,同時助力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

重建數字時代下的人才培訓普惠新生態
數字時代下,隨著社會各行業對數字技能人才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傳統依靠平臺主導的“輸血式”培訓已不能滿足多元化、深層次的需求。基于此,2025年快手公益推出“師訓計劃”,聚焦優秀學員的持續成長,通過“集中培訓+半年追蹤輔導+考核認證”的模式,將優秀學員培養為認證講師,共同構建“平臺支持+講師主導”的可持續公益生態,推動數字技能培訓從“單向傳授”轉向“生態共建”。
參加“師訓計劃”的20名優秀學員,涵蓋鄉村振興、養老行業、職業教育等多個領域。全網擁有350萬粉絲的河南網紅養老院院長“林燒”、山西“苦豆豆香包”非遺傳承人衛紅宇、返鄉助力鄉村振興的女大學生“笨熊”、自創千歲舞帶動家鄉農特產品銷售的“張小四”。這些優秀學員案例不僅展現數字技術的溫度與價值,更傳遞出“技術賦能民生”的深層意義。

(學員張欣、姚曉奎探討短視頻直播技巧)
本期“師訓計劃”集中培訓的課程共分為四大模塊,短視頻+直播+AI創作實踐與教學方法、新媒體課程授課籌備、講師個人IP塑造與表達力提升及實操考核。首日課程以新媒體課程組織、短視頻課程教學方法與思路為主,次日則聚焦課程試講、新媒體教學方法思路及授課安排,第三天重點考核直播課程試講點評與講師IP塑造,并在培訓期間安排參觀快手園區,加深對快手平臺社區文化和業務架構的理解。

(師訓計劃培訓現場)
“師訓計劃”將為學員們完成技能深化、角色轉型與講師生態共建的三重蛻變,幫助他們提升課程設計、教學互動、IP運營等核心能力。在本次集中培訓結束后,半年內還需要通過每月線上追蹤輔導,最終考核通過獲得“快手認證講師”資格,讓每一名講師都能成為各行業數字技能普及的中堅力量,深入各領域開展數字技能公益培訓,為千行百業注入數字化活力。

(學員交流課程組織經驗)
優秀學員熊琴表示,“師訓計劃”讓我對短視頻直播有更全面地了解,從賬號定位、背景圖、名稱、簡介等要素,以及短視頻拍攝要注重哪些表達方式,都進行了系統學習,掌握了實用知識。這些技能在培訓回去之后,我可以更好地去教給其他有需要的伙伴們,帶動更多人做好短視頻直播,幫助周邊村民更好地把農產品賣出去,實現增收致富。

(幸福大講堂優秀學員 熊琴)
覆蓋多領域,彰顯普惠培訓價值
快手公益從2018年成立至今,持續開展數字技能培訓工作,從最初聚焦鄉村振興領域助力脫貧攻堅;后升級為面向各個人群領域的“幸福大講堂”,在各行業培育優秀學員;本次“師訓計劃”的啟動秉承了快手技術普惠的理念,是再一次的升級迭代,從平臺主導到學員伙伴合作圈的建設,將有效擴大數字技能培訓的輻射范圍,使其更加立體多元化。

(學員參觀快手公司演播室)
2023年,快手公益推出“幸福大講堂”普惠型短視頻直播技能培訓項目,項目以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為目標,針對鄉村主播、女性、銀齡群體、青年創業者、殘障人士等多元群體的就業、創業、增收需求,開展普惠型的新媒體職業技能培訓。目前,項目已走進全國超40個縣市,幫助超100萬人次掌握“短視頻+直播”技術,并在7個省份建設區域性“共享直播間”。
據介紹,2025年“師訓計劃”將推動認證講師開展80場線下培訓,覆蓋超10000人次,并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啟航學堂”等新培訓方向實現突破,并聯合地方政府、企業、高校等機構開展合作,共同建設數字技能人才培訓體系,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與高質量發展,讓技術普惠覆蓋更多有需要的群體。
從“幸福大講堂”到“師訓計劃”是推動數字技術普惠的關鍵舉措。快手科技副總裁、北京快手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宋婷婷表示,“師訓計劃”通過激活各領域優秀講師的力量,為鄉村振興、養老行業、職業教育等領域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讓數字時代的紅利真正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未來,快手將持續打造講師培訓體系建設,助力更多講師成長,讓數字普惠真正“扎根泥土,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