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原來沒法說,說變就變得跟畫一樣,住著心里就是得勁兒……”5月17日,平頂山市湛河區姚孟街道五七小區的于運峰曬著太陽,跟老友們聊著天。
五七小區建成后,百廢待興,小區居民反映強烈,網格員通過走訪排查得知這個情況后,及時與平頂山姚孟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河南愛嘉美邦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居民代表召開聯席會議,探討解決方法,啟動“我愛我家”簽約項目,制定計劃,上下聯動,確保項目落地、建成,目前環境整治效果良好,正籌劃建設游園,切實解決了困擾居民多年的難題。
這是湛河區社區黨建“契約化”共建的一個縮影。湛河區從去年開始探索社區黨建“契約化”,也就是在平等自愿、互促互進的基礎上,通過“談約”“簽約”“亮約”履約”“評約”,用契約形式來約定雙方權利和義務,將社區內大量的黨建、服務資源融合貫通,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軸心”,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區域化黨建新格局,共創新時代和諧美麗家園。
游園共建、物業進駐、違建拆除、公廁改造、菜園清理、安充電樁、設晾曬桿……湛河區姚孟街道黨工委書記姚博如說家珍,姚孟街道“契約化”黨建共建項目增值又增效,通過自主擬定項目、集中設置項目、人人有約項目,先后簽約了培訓、閱讀、養老等15個項目,把一件件實事辦到居民心坎上,釋放社區治理新活力。
社區黨建“契約化”后,該區通過聯合強組織、聯席強機制、聯動強治理,與轄區單位、社會組織實現了黨員共同管、活動共同辦、經驗共同學、資源共同享的良好格局,成為方便居民生活的“大本營”。截至目前,該區36個社區成立了344個網格黨支部,形成街道、社區、小區、網格、樓棟五級組織架構,大力推行“契約化”共建模式,社區黨組織列具服務項目“菜單”,駐區單位黨組織發揮資金、政策、人才等優勢“對單配餐”,推動社區共駐共建由“感情化”維系向“責任化”分擔轉變,激活了黨群服務“新動能”。
隨著黨建“契約化”共建的不斷推進,社區不再只是一個陌生的居住環境,像是一個充滿幸福的溫馨家園。湛河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宋本旺介紹,湛河區探索城市社區黨建“契約化”,從“普簽協議”到“項目管理”,由“組織簽約”到“人人契約”,湛河區駐社區的區直機關、企事業單位、民營企業等130余個黨組織被吸納進來,2300余名黨員干部都到社區報到、簽約,結合自身業務專長和個人特長,當起了“志愿管家”,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常態化,建設更加宜居、更有溫度的家園。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