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高考地理試題采用了全國乙卷,內容難度如何?河南商報邀請鄭州市第十一中學地理學科教師張燁對試卷進行評析。
全國乙卷試題整體平穩,不管從材料選取、設問形式,還是從考查內容和考查難度上,都體現出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較往年相比,試題難度相對較小,但依然突出地理思維品質,彰顯地理學科特色,實現地理高考的育人價值、選拔功能和引導教學作用。
試題繼續落實高考“立德樹人”的導向作用,立足考查地理基礎主干知識,但同時注重考查考生的關鍵地理能力和地理核心素養。
植入偉大成就,彰顯大國風范
結合地理學科的相關特點,今年的地理試題依然選擇了反應新時代國家偉大成就的背景材料,加強對學生愛國主義、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引導。
比如1-3題,以新疆棉花無人機收摘的研發為背景材料,考查地理知識的同時,展示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歷程,傳遞國之正能量,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的自強奮斗。又如第43題,以云南元陽探索內源式旅游開發模式為信息載體,講述了中國在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戰中取得的卓越成果,彰顯大國風范,展現強國實力。
難度把控得當,突出基礎主干
本套試題難度把控適宜,梯度設置合理,區分度控制得當,同時能有效地發現在地理教學中的優點與存在的問題。
沒有偏題、怪題,考查重點集中在地理學科基礎主干知識上,所考查的知識涵蓋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與區域地理三大主題,覆蓋了高考大綱所規定的三個必修和兩個選修模塊內容。
從各題設問角度和考查內容看,均立足于核心和主干知識,涉及的地理主干模塊有:工農業生產、港口建設、地球上的大氣、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全球變暖、第三產業的發展、河流與湖泊、洪澇災害、濕地開發、風沙問題以及旅游資源的開發等等。試題導向性強,實現高考引導教學的作用。
重視關鍵能力,凸顯核心素養
地理核心素養是地理學科育人價值的概括性、專業性表述,由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綜合思維和人地協調觀等四大核心素養組成。全國乙卷凸顯對地理學科四大核心素養的考查,尤其是對地理 綜合思維能力和人地協調發展的考查,同時注重考查關鍵地理能力。
整份試卷非常重視綜合思維能力的考查。比如9-11題,以苔原帶的分布為切入點,通過文字材料,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從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等方面考查地理綜合思維能力。此題關注地理事象的時空變化,引導教學重視對地理過程的探究。此類試題靈活性很強,難度較大。所以,對考生來說,需要極強的綜合思維能力才能突破難點、抓住重點,選準答案。
另外,整份試卷深入貫穿人地協調發現這一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理念。比如37題,以巢湖西岸圩田區從種植莊稼轉變為發展水產業為線索,圖文并茂,考查考生創新、協調、綠色的發展理念,以及人地協調發展觀核心素養。由圍湖造田到退耕還濕,激發考生深入地思考人類與環境應該如何和諧相處。
又如44題,以青藏鐵路某風沙活動路段兩側的調查為材料,采用詳細的數據還原真實研究過程,充分考查考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等,并且引導考生正確認識大型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使生產建設與環境保護齊頭并進,協調發展,需要考生靈活多變地處理問題。
貼近生活實際,關注熱點信息
試題選材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高考地理試題一直關注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和地理問題,很多試題的材料都是生活中某些地理現象或情景,自然地延伸出相關的地理問題,啟發考生使用學科知識和地理思維方式進行思考,體現“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
比如36題,以上海咖啡館的發展為素材,以上海咖啡館的空間分布、目標消費人群以及咖啡產業園的區位選擇等為設問形式,試題非常貼近實際生活,從而引導考生要學會觀察生活,學習過程中能把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機地聯系起來,綜合地思考地理問題。選取材料既有基礎的傳統知識概念,又有當今社會發展的熱點問題。比如1-3題,結合近年來科技與農業相結合的發展新趨勢,考察新疆農業相關知識,引導學生關注熱點信息,關注社會發展,同時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以及為中國社會發展取得新突破的自豪感與愛國之情。
此外,本套試題關注的熱點問題還有第7-8題的城市熱島效應問題、第9題的全球變暖問題、第44題的青藏高原生態環境問題等等。總的來說,今年的全國乙卷地理試題在題型設計、內容比重、信息呈現方式等方面基本延續了近幾年的特點。但命題穩中有變,材料新穎,貼近生活,具有探究性,基本體現了高中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精神。試題靈活性、綜合性強,注重考查考生的獲取信息能力、分析問題能力以及綜合思維能力。
看完分析,大家是不是覺得地理原理沒有那么晦澀難懂,地理試題做起來也非困難重重。只要在復習備考中跳出題海,反思總結,抓住主干知識,培養核心素養,結合生活實際,提升關鍵能力。
相信大家在應對地理試題時能夠游刃有余,高考取得高分更是易如反掌,手到擒來。
個人介紹
張燁,鄭州市第十一中學地理學科教師。曾獲得河南省教學標兵、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鄭州市技術狀元等榮譽稱號。河南省工會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多次獲得鄭州市優質課一、二等獎,多篇論文獲省市一等獎,多次被評為優秀輔導教師。
編輯:張恒 吉倩倩 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