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位于洛陽市孟津區常袋鎮半坡村的中共洛陽縣澗北區委員會舊址紅色教育基地建成揭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當地黨員教育再添新平臺。
半坡村是革命老區村。1937年12月,中共豫西特委根據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通過統戰工作取得了國民黨第十行政區專員李杏村的支持,舉辦小學教員訓練班。在訓練班入黨的曹曾閔結業時被任命為政治督導員派往半坡小學任校長。
1938年3月,隸屬于中共豫西特委的中共洛陽縣委派賈華標、周庭禹到半坡小學和賈滹沱小學任教,后組成中共洛陽縣澗北區委會(簡稱中共澗北區委),曹曾閔為書記,周庭禹為組織委員,賈華標為宣傳委員。
中共澗北區委隸屬中共洛陽縣委,活動區域在現在的洛陽澗河以北、?河以西。中共澗北區委成立后,區委主要負責人歷經三次更迭,黨員最多時達72人。1943年,中共澗北區委組織遭到國民黨破壞。
在此期間,中共澗北區委按照中共中央“共產黨員應實際成為各地救亡運動與救亡組織之發起人、宣傳者、組織者”的要求,大力宣傳黨的主張,發動黨員和進步人士,成立讀書會,組建業余劇團,創建抗日救亡學校,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同時,在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進攻和妥協抗日,中共澗北區委開展了反對國民黨撤換進步教師的斗爭和反摩擦、反投降斗爭,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洛陽市孟津區常袋鎮黨委、政府依托原中共洛陽縣澗北區委舊址,科學謀劃修繕保護開發方案,深入挖掘搜集紅色革命史料,整合百年黨史、澗北區委史、半坡村史及鄉村振興等文化資源,建成了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中共澗北區委舊址紅色教育基地,以此作為該鎮乃至孟津廣大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的教育平臺,并通過開展學黨史等系列活動,為紅色革命老區發展、鄉村振興凝聚共識,注入源泉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