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連日的大雨,不禁讓人恐慌。
作為經歷過2016年“7.9”“7.19”暴雨的市民,面對此次汛情,記者本人依然萬分無奈。
5年過去了,又一次暴雨襲來,新鄉部分群眾的房子還是淹了,車子還是泡了,水還是停了,電還是斷了,交通還是癱瘓了……
7月22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從新鄉市防汛應急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此次暴雨造成輝縣市、衛輝市、長垣市、獲嘉縣、原陽縣、封丘縣58個鄉鎮受災。
截至7月21日晚10點半,新鄉受災人口478981人,其中緊急避險13025人,緊急轉移安置10942人;農作物受災55075.98公頃,其中,成災面積11260.92公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468.13萬元。目前未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降水量接近歷史極值,雨情與鄭州相當】
“自7月19日以來,我市普降大雨,特別是20日至21 日晚間全市遭受大范圍強降雨襲擊,降水量接近歷史極值。”新鄉市政府副秘書長王保明說。
有氣象記錄以來,新鄉市歷史上曾發生兩次最強極端天氣過程:2000年7月5-7日,新鄉出現連續性大暴雨,過程最大降水總量583.1mm;2016年7月9日,新鄉市出現特大暴雨,過程降水總量450.2 mm,最大小時雨強132.7 mm。
“本次降水過程是我市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極端降水過程!”據新鄉市氣象局局長申安喜介紹,7月17日8時到22日6時,新鄉市出現特大暴雨,最大降水量907mm。
在新鄉市175個監測站點中700mm以上的有14個站點,600-700mm有26個站點,500-600mm有26個站點,400-500mm有37個站點;最大1小時雨強為149.9mm,最大兩小時雨強為267.4mm,最強降水時段出現在7月20日5時到22日5時,降水量812.0mm。
新鄉市此次降水過程與鄭州市降水過程相比,最大降水總量、最大小時雨強、最大兩小時雨強、最強時段降水總量均與鄭州相當。具體來講,鄭州最大降水總量931.5mm,新鄉是907.0mm;鄭州一小時雨強201.9mm,新鄉是149.9mm;鄭州兩小時雨強262.5mm,新鄉是267.4mm;鄭州最強降水時段48小時807.6mm,新鄉是812.0mm。
【實行戰時機制,啟動Ⅰ級防汛應急響應】
受此次強降雨過程影響,新鄉市主要河道明顯漲水,30座中小型水庫有29座蓄滿溢洪,共產主義渠洪水正向市區演進。針對汛情和災情變化趨勢,新鄉市于7月19日17時啟動防Ⅳ級應急響應,又分別于20日23時30分、21日10時30分將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Ⅰ級。
進入主汛期以來,新鄉市各有關部門紛紛實施戰時機制應對防汛救援工作。7月16日開始,新鄉市水利部門每天分析研判雨、水、工情,安排部署應對措施。滾動預報共渠來水情況,及時對紙坊溝、石門河、峪河、共產主義渠沿線、天然文巖渠沿線進行預警;對河道、水庫等水利工程進行科學調度,及時關閉衛河合河閘,減輕市區排澇壓力。
水利部門還組織專家對共渠上游來水進行滾動研判預報,及時向市領導、市防指報告,并通報沿線縣(市)、區;實行戰時機制,水利系統全員上崗,各級責任人全部到位,集體待命;加強值班值守,隨時做好應對突發事件準備。
在救援物資儲備和搶險隊伍方面,新鄉市的應對是否得力呢?據新鄉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應管理局局長王洪偉介紹,該市共儲備編織袋349萬條,鐵絲、鉛絲90萬噸,搶險機械207輛,移動泵車6輛,沖鋒舟、橡皮舟共88艘。
此外,新鄉市共預置專業搶險隊伍138支,9393人,群防隊伍318支,10535人。特別是軍分區備勤720人,應急車輛100臺,橡皮艇2艘;武警支隊備勤75人,警車3臺,沖鋒舟、皮劃艇各2艘;消防救援支隊備勤15支搶險隊伍,300余人,應急救援車45輛,沖鋒舟5艘,皮劃艇9艘。
此次降水,致使新鄉多個小區被淹,尤其是老舊小區和城中村,被淹的一樓住戶紛紛連夜搬家。在救援過程中,移動排水泵至關重要。針對該市移動排水泵不足的情況,省防指調備了移動抽排水泵車5輛,增強排澇能力。
【中心城區平均水深1米以上,交通基本癱瘓】
7月22日上午,降雨稍緩,往日車水馬龍的平原路(新鄉市政府附近)上少有行人?水前行。水淺的路面偶見車輛行駛,看到前方水深,卻紛紛調頭繞行。路面上鼓起了很多“大包”,有的“大包”露出水面,從裂縫里往外冒著氣泡。
此前一天的晚上,是新鄉市民最焦慮的時刻,很多人久久難免。當晚新鄉市區,尤其是牧野區迎來了小時最強降雨,僅牧野鄉21時-次日凌晨這3個小時的降雨量就達到了97.7mm。
地勢低洼的老舊小區和城中村、近郊村紛紛被淹,1樓住戶紛紛搬家避險。一些高層住戶也沒閑著,紛紛把自己的車輛挪出車庫,挪到地勢較高的地方。
城區的大量積水,讓市民成了“籠中鳥”。“受連續強降雨天氣影響,我市中心城區出現道路大量積水,平均積水達1米以上。”新鄉市住建局四級調研員楊榮毅說,部分立交、涵洞水深達2.6米以上,人民路、新一街部分路段塌陷。
新鄉163個建筑工地中的47個基坑項目中,20個出現外部雨水倒灌現象,7個出現基坑邊坡坍塌險情;約110家有地下車庫物業管理小區,13個出現嚴重進水現象;約234個有地下室物業管理小區,14個出現嚴重進水現象。
新鄉市統籌應急抗洪搶險隊伍力量,調動移動泵車、發電車等機械設備,配合固定雨水泵站進行抽排,對高鐵區域、立交涵洞等險情嚴重的重點部位,根據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大人、財、機投入,盡快消除積水。
盡管有關部門在全力抽排,但記者看到的是,路面積水依然嚴重。長途停運、公交停擺,市區交通基本癱瘓;部分火車班次。同時,部分小區在7月21日晚開始停水斷電,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極大影響。
楊榮毅表示,該局要求燃氣和供水企業加強管網巡查和設施安檢,確保燃氣門站、調配站和制水廠等設施管網完備完好、安全可靠運行;加強原水、出廠水、管網水水質檢測,保障供水水質安全。
【黨員干部紛紛沖上防汛救災一線】
連日暴雨導致共產主義渠水位上漲,防汛形勢嚴峻。 7月21日中午,獲嘉縣公安局投入110名警力直接奔赴共產主義主義渠加固堤壩、封堵缺口,有效消除了潰堤風險。
當天下午,新鄉市鳳泉區的200余名黨員干部自帶搶險工具,走上共產主義渠右岸,對引黃調蓄出水工程處進行搶險加固,保障沿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事實上,此次災情發生后,省、市、縣各級都在積極組織抗洪救災,黨員干部的身影從未離開災區一線。截至記者發稿,新鄉市共出動救災救援力量76524人次,搶險救援車輛1521輛,力爭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新鄉市公安局黨委委員、警令部主任王宗仁告訴記者,該局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實施高等級勤務。組建了以情指快反處置中心和特警支隊為第一梯隊,市局各分局和局直警種為第二梯隊,各縣(市)局為第三梯隊的應急救援處置隊伍。
新鄉市區警力出動23艘橡皮艇、10輛工程車、15輛消防救援車等在積水區域對受困、受災群眾開展救助救援。截至記者發稿,共救援被困群眾5200余人次,參與疏散轉移群眾1.6萬余人次,參與排查各類隱患險情552處。
新鄉市、縣兩級公安機關出動應急梯隊5000余名警力,第一時間對全市低洼路段,內澇區域、橋梁涵洞等處采取道路風控措施,設置警戒線,對過往車輛進行交通管制和車輛疏導。
救援的過程,也有很多充滿溫暖的故事:家住新飛花園的一名孕婦羊水破裂,急需送往醫院,然而路面水位齊腰深。消防救援人員迅速涉水緊急救援,將孕婦成功轉移到救護車上。鳳泉區大塊鎮塊村營一名養殖戶的90多頭豬被困,當地黨員干部和志愿者迅速將其轉移……
然而,我們更想看到的,是恢復水電,排干積水,恢復交通。畢竟,5年前的“傷”還歷歷在目,5年前的“痛”還隱隱有感。
(編輯 吉倩倩 呂瑞天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