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生產事關老百姓的餐桌安全。農林牧漁業在大雨和雨后應該分別采取怎樣的措施呢?菜地、大棚被水淹了咋辦?
今天,有河南農大的教授、專家來為您支招!文末,還附有專家們的聯系方式,請轉發給有需要的農民兄弟。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郭丁然 受訪者供圖
畜牧類
河南中北部的暴雨使大多數畜牧生產單位嚴重積水,對豬、雞、牛、羊、牧草等生產造成嚴重影響。
A.災后養豬生產怎么做?
(資料圖)
河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養豬專家指導團隊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議:
1.對環境進行全面消毒
避免洪水中含有病原微生物污染場區,對洪水淹過的豬舍、泥土、沙石、糞便、垃圾及各種污物,按照先下后上、先內后外的順序有序進行清掃、清洗和消毒,確保不留死角。
2.預防傳染病和蟲媒病的發生
由于災情影響,氣溫變化大,環境應激易造成豬群免疫力低下,病原菌入侵,所以應注意豬場內消毒和生物安全制度,徹底清掃圈舍,對食槽、水槽及用具,及時清洗并消毒,預防非洲豬瘟、口蹄疫、大腸桿菌病等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同時,水災過后容易孳生蚊蠅,因此,應及時清除場內外雜草,盡快疏通排水系統,避免場內有過多積水和糞便,使用高效、低毒、安全的殺蟲劑進行噴灑,滅蚊蠅,避免蚊、蜱等吸血昆蟲傳播疾病。
3.避免環境變化引起的應激
水災過后的高溫高濕環境,極易引起豬的應激反應,應加強舍內通風,并適當提高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少食勤添,供給充足、清潔和衛生的飲水,加強通風,及時排出水汽。
4.病死、溺死豬無害化處理
為了避免死亡豬體攜帶致病微生物的危害,禁止宰殺,食用、出售和轉運,直接焚燒或投入無害化處理池。
5.做好預防接種工作
水災過后,做好洪水過后防大病的準備,確保疫苗獸藥充足,全面做好防疫工作。對于受水災的養豬場,進行一次預防接種,如豬瘟、口蹄疫、炭疽、豬肺疫、豬丹毒、仔豬副傷寒等,都要及時接種疫苗,預防傳染病的發生,發現疫情,及時上報。
6.防止飼料發霉變質
水災過后,環境溫濕度較大,適宜于霉菌孳生,因此,飼料做好防潮處理,可在飼料中適當添加防霉脫霉產品,避免霉變;飼料儲存間做好定期通風和紫外線消毒;禁止飼喂霉變飼料,避免霉菌毒素中毒。
B.災后牛羊養殖怎么辦?
(資料圖)
河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牛羊養殖專家指導團對災后牛羊生產給出了如下措施和建議:
1.及時排干積水
水災后牧場應及時排干場內積水,特別是地下式青貯窖。同時加強舍內通風,畜舍盡快恢復干燥,因為潮濕的壞境會加快病原菌快速繁殖,夏季也會加重牛羊的熱應激。
2.及時修復、加固破損的畜舍
防止屋面漏雨或墻體受雨水長時間浸泡發生的坍塌。為避免觸電等災害事故,水災后要及時關閉電源,迅速組織人員對畜禽欄舍、圍墻、糞污處理場及水管電線等設施設備進行檢修,對已損壞的水管電線等設施設備及時維修加固與更新,做到不漏電、不漏雨,不積水。對糞污處理場要采取防溢流措施,防止糞便污水隨雨水直接流進江河。
3.全面消毒
養殖場遭受強降雨,各種污物隨水流動,水源等環境易受到污染。同時,土壤中的病原被雨水沖出來,也會引發疫病。為消滅環境中病原體,切斷傳播途徑,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流行,保障人畜健康,災后必須對圈舍和周圍環境進行徹底的清理消毒。可采用生石灰或火堿進行道路和運動場地消毒,同時防止蚊蠅滋生。
4.防止飼草飼料霉變
檢查飼料飼草庫漏水情況,發現有雨水浸濕的飼料和飼草要及時清理出來,盡快飼喂或者晾曬干燥,不能及時處理的飼草飼料若發霉千萬不能飼喂牛羊。
C.災后禽類養殖怎么辦?
(資料圖)
禽類也是我們老百姓餐桌重要的供給來源, 河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家禽專家指導團對禽類災后健康生產提出以下指導建議:
1.如實上報災情,無害化處理家禽
根據本場實際情況,如實向當地政府或主管部門報備災情,時時關注信息,以便及時獲得政府物品或者資金上的支持。不幸死亡的家禽,一定進行無害化處理。
2.排水防滲,修復受損設施設備
首先,啟動應急發電,保證禽舍正常運行;采用抽水泵等設備及時排出積水,防止飼料間、舍內滲水,防止飼料的霉變和房舍的垮塌;檢查各種設施設備和電路,進行維修和更換。
3.全面嚴格消毒,防止疾病的傳播
暴雨造成場區內水流蔓延,凈道污道之間有了相互流動,垃圾和糞污在舍內外和道路上漂流,及時清除淤泥、垃圾污物等,采用生石灰或者火堿進行全場消毒。對禽舍墻壁、籠具設備、墻體、工具、家禽等采用不同濃度的百毒殺溶液消毒。
4.適當增加飼料營養,注意飲水安全
雷雨天氣,對家禽應激比較大;雨水導致濕度增加,飼料容易霉變。飼養過程中注意添加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的種類,適量增加能量飼料,提高家禽抗病力和免疫功能。一定要徹底檢查飼料和水源是否霉變、結塊、有異味等,飼喂中防止飼料受潮,少喂勤添,適當增加一些脫霉劑;使用自來水或者清潔用水飼喂家禽。
5.生物安全和免疫
雨水過后,蚊蟲滋生,門窗及時修補,場區內清除雜草,加強滅鼠防鳥,防止疾病的傳播。根據當地疫病流行情況,對所有家禽進行1次緊急接種。雨后潮濕容易滋生球蟲,雛禽和平養禽的飼料中添加抗球蟲藥物。
D.水產類養殖怎么辦?
(資料圖)
河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水產養殖專家指導團對做好災后重建,恢復我省水產養殖生產給出了指導建議:
1.及時報災
及時向當地政府部門或者水產主管部門報備災情,關注救災政策,以便及時獲得苗種、物質或者資金支持;
2.積極開展自救,修復受損設施
暴雨期間最常見的就是養殖設施損毀、漫塘、魚種逃逸等。洪災過后,應及時維修和清理池壩、修復受損設施,加固養殖池埂和進排水措施,防止進一步的垮塌和滲漏,避免二次損失。如魚塘剛好處在行洪區域,災后水位回落后應盡快利用泥漿泵等清除池塘主要進排水口的淤泥,恢復生產能力;
3.盡快補種,確保穩定生產
洪災過后,各生產單位要及時進行存量調查,評估損失。根據養殖動物逃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逃逸量少的魚塘及時采購優質苗種進行補種;逃逸量大、存塘量少的魚塘可考慮并塘養殖,騰出來的空塘清理消毒后,盡快重新投放魚種,以便及時抓住災后魚類生長旺季,達到穩產增收目的;如果是魚苗培育場,則重點做好種魚保存工作,將種魚保存作為災后生產恢復的重心。
4.加強水質管理,做好魚病防控
洪災期間,將有大量農田水、生活污水等流入魚池,導致池塘水體泥沙和有機質含量過多。洪災過后,各養殖場要盡快進行水體排污、清淤工作,并及時做好水體消毒工作。可用生石灰、溴碘制劑等進行水體消毒,必要時換注新水。消毒后及時補充微生態制劑,改善水體藻相和菌相,做好改水改底和魚病防控工作。
5.科學投飼,強體保健穩生產
持續性強降雨或者洪水漫塘容易導致水產動物產生應激反應,進而導致食欲下降、抗病力降低。洪災過后,應適當減少投喂量,視魚類攝食情況逐步恢復至正常投喂水平。為強化魚體體質,應確保投喂優質飼料,避免發霉變壞的飼料,同時可拌喂免疫增強劑如免疫多糖、維生素C等,以增強水產養殖動物對環境應激和病原侵襲的抵抗力,盡快恢復至正常生長水平。
6.堅持巡塘,強化病害防治
洪災過后,堅持早中晚巡塘,及時掌握水產養殖動物的活動、攝食、養殖水體水色等情況。加強水質檢測,建立動態水質檢測表,及時掌握水質變化情況。及時打撈病魚、死魚,并分析發病原因,合理用藥。同時要做到打撈工具專塘專用,及時對打撈工具進行消毒,避免病原交叉感染,強化病害防置。
E.災后家兔養殖怎么辦?
強降雨會造成養殖場區積水、養殖舍進水、飼料浸水和糞污處理區域泡水等現象,給家兔健康與安全生產帶來危害,那么強降雨“水災”過后應該采取哪些積極應對措施,來減少損失?河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家兔養殖專家指導團給出了指導建議:
1.積極防止重要區域進水
要及時組織人員,利用沙袋迅速加強飼料車間、秸稈貯存區、養殖車間等重點區域門、地窗等部位,防止水流進入;如來不及,可將籠具下層兔只轉移至中上層。
2.及時排除積水
降雨停止后,首先采取挖溝排水、電機抽水等措施,把飼料車間、秸稈貯存區、養殖車間等重點區域積水排出,然后用生石灰吸潮,同時加強通風;然后盡早把養殖場區、糞污處理區域積水排出。
3.精粗飼料浸水處理
及時把進水的飼料翻垛,把底層浸水部分攤開晾曬,以防霉變;可將確定沒有霉變的浸水飼料及時飼喂給育成期群體,同時使用合規藥物進行保健;確定已經開始霉變的飼料務必丟棄,不可使用。
4.環境全面消毒
暴雨期間環境污染嚴重。為清潔環境、消滅病原,必須對環境及用具進行徹底清理、消毒,包括養殖舍內外環境及周邊輔助設施,重點包括圈舍內的地面、墻壁、圍欄、水槽、料槽、用具、車輛等,排污溝要重點清理;對清掃出的污物用10%石灰水消毒,墻壁、地面可以選用2%~3%的燒堿溶液消毒,其他用具和家兔飲水可用二氧化氯、聚維酮碘等刺激性弱的消毒劑進行,濃度可適當加強;養殖舍外地面和糞污處理區可用石灰水消毒。
5.無害化處理死亡個體
其間發生死亡的個體要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以防污染環境。有條件的在處理中心集中進行,也可在合適的安全地點進行消毒、深埋處理;被污染的飼料、排泄物等,也應噴灑消毒劑后與尸體共同深埋。
6.做好防疫工作
夏季暴雨過后,環境濕熱,有利于環境中微生物滋生,做好消毒工作的同時還要做好防疫、驅蟲等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利用鮮草飼喂的場家,雨后不能到低洼積水取草飼喂,以防寄生蟲感染。
附專家聯系方式
如果您對災后農業生產還有什么具體疑問,也可以直接與相關專家取得聯系。
聯系方式?河南商報記者已經幫您打探好了。
特別提醒,由于不少專家近期都會到田間地頭工作,可能存在信號不好或者不能及時接通電話。建議您可以通過短信或利用手機號碼添加微信等方式與專家取得聯系。
監制:趙強
統籌:王俊偉
編輯:郭丁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