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災后第一盞路燈 劃破城市的黑夜
“牛55板送電成功,路燈亮了!”7月22日19點40分,伴隨著鄭州市照明專用箱變牛55板配電房內的變壓器室和低壓控制柜指示燈亮起,綠城廣場周邊路燈全部亮燈,吹響了城市災后恢復亮燈的號角,這一切要歸功于鄭州市城市照明燈飾管理處南區管理所所長范錫興率領黨員突擊隊的晝夜奮戰艱苦搶修。
近期鄭州市遭遇特大暴雨,城市照明設施受損嚴重,市燈飾處南區管理所所長范錫興率領黨員突擊隊沖鋒在前,堅守一線,在暴雨中迎難而上,筑起了我市城市照明防汛搶險的“紅色堤壩”,守護了城市汛期照明設施的安瀾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災后恢復中點亮了城市夜空里的第一盞路燈。
徒步涉水2小時,搶救照明配電設施
7月20日下午,為防止降雨導致的積水對鄭州市城市照明帶電設施造成侵害,威脅市民的人身財產安全,范錫興指揮黨員突擊隊分別對管轄區域內約80平方公里區域的照明配電設施采取保護性斷電措施,并加固配電房外圍的防汛設施。由于此時路上已經嚴重積水,不能開車,于是他選擇和隊員們徒步淌水奔走在城區各個變配電房、分支箱和環網柜之間,有的路段水位已經淹沒腰部,并且水下路況不明,他們硬是克服重重困難,涉水行走2個多小時近20公里,最終關停了鄭州市南部60余個配電設施,有力保障了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這時候隊員們的腳部皮膚都已經被水泡的浮腫發白。
范錫興在到達中州大道鳳凰配電站時候,發現積水已經浸入配電房內部,持續上漲的水位將對配電房內部電力設施形成嚴重威脅,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中州大道鳳凰配電站關乎我市南部大范圍城市照明設施運行安全,范錫興深深認識到如果此處積水進一步大量漫入,將對災后鄭州市南部照明設施的正常恢復造成巨大麻煩。
他當即決定先對配電設備進行停電,同時組織隊員們展開防汛應急工作,用防汛沙袋進行增高加固,防汛沙袋不夠用,隊員們便就近挖土裝袋,扛到配電房門口,袋子不夠用,就用其他設施堆填格擋,就這樣大家冒著傾盆大雨,踩著積水緊急在配電房門口壘砌了一堵防汛墻,有效防止了因外部水位的快速上漲對配電房內部電力設施造成嚴重侵害。
堅守一線7個日夜,奮力搶修各類故障
災情發生到開展災后恢復工作的這段時間,范錫興還從未回過家。
7月21日降雨減弱,范錫興在經歷了20日晚整夜堅守在前線崗位上的不眠夜以后,又立即帶著“黨員突擊隊”轉戰投入到鄭州市照明供電網絡西25板塊的高壓故障搶修工作中去,西25板塊涉及鄭州市北三環以南、航海路以北、京廣鐵路以東、花園路紫荊山路以西主城中心區域近35平方公里范圍路燈設施的災后恢復工作。由于這一范圍內多數路段仍有大面積深積水,給故障檢修推進工作帶來了重重困難,同時這一區域覆蓋了數十個高低壓配電設施,數十條段道路,這中間任何一處設施出問題,或者任何一條道路上的一小段線纜出問題,都有可能是造成高壓故障的原因。
但是,范錫興依然組織突擊隊員們迎難而上,制定搶修方案,聯合北區管理所對這一區域內所有高低壓配電設施展開檢測,逐步縮小故障范圍,在22日凌晨6時確定故障范圍在為金水路南陽路配電站周邊區域。
隨后范錫興利用電纜探測儀對該區域內的地埋線路進行步行式檢測排查,在上午10時鎖定故障位于金水路大石橋向西200米位置,隊員們立即在故障點周圍設置反光錐,做好現場安全防護后開始進行破路搶修,更換了20米擊穿燒損的高壓電纜,歷經了雨中40個小時的困難重重地排查搶修,最終在晚上11時完成故障修復,23日在進行了全段高壓試驗檢測后順利送電,于23日晚西25板塊受損區域全部恢復亮燈。
完成這些后,他又立即馬不停蹄地趕赴到其他照明設施損毀現場,投入到各種高低壓線路故障的災后搶修恢復工作中去。
點亮災后第1盞路燈,有序推進城市恢復
7月22日,接上級指示,要求當晚需要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城市照明設施運行安全前提下,對鄭州市高低壓路燈電源逐步有序恢復供電。范錫興接到指令后,立即組織黨員突擊隊對近兩日已經進行過抽水除濕、淤泥清理和烘干處理的配電站、箱變和分支柜等路燈設備進行再次檢測,逐級逐段對路燈高低壓線路進行耐壓試驗測試,務必確保送電安全,為22日晚城市照明安全有序送電做萬全準備。
在范錫興和他帶領的黨員突擊隊的晝夜連續奮戰下,22日晚鄭州市災后恢復的第一盞路燈終于亮起來了,極大鼓舞振奮了大家災后恢復的信心和力量。
汛情就是命令,前線就是考場。范錫興帶領的“黨員突擊隊”堅持把急難險重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實踐檢驗平臺,變搶修現場為黨性訓練場,用實際行動為群眾辦實事,讓城市有序恢復亮燈,劃破了籠罩在城市上空的災后陰霾,提振了全市人民防汛救災的信心,保障了各路救援隊伍救援工作的有力開展和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快速恢復。
河南商報記者獲悉,鄭州市城市管理局要求市政道路的路燈做到能亮則亮。截至目前,鄭州市區的燈能亮的都幾乎已經全部亮了,對于受災、受損嚴重的市政照明,也正在安全有序開展搶修。(編輯 劉夢鴿 曹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