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警長,俺家孩子上學急需入戶,麻煩你給審核手續。”
“李警官,轄區在家隔離的人員情緒有點焦躁想出去,你再去勸勸吧。”
“俺小區又有裝修隊想進入小區裝修?麻煩李警官快過來處理吧”……
防疫工作開展以來,商丘市公安局睢陽分局新城派出所一高警務室警長李莎莎每天接到上百個社區干部、群眾打來的電話,她的手機備忘錄上密密麻麻記滿了急需她辦理的事項。24小時在線已成工作常態,她的電話也成了社區群眾的防疫服務電話。
【日均100多個電話、急事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她收獲了群眾的認可】
“轄區有急事,我們肯定會打給她!”提起這事,居委會干部、群眾形象地說道:這是我們社區不成文的“規定”。
32歲的李莎莎主動申請扎根社區3年多來,用心用情用愛在和諧警民關系上下功夫,很快她以一個年輕、熱情、陽光、有耐心又接地氣的“小老妹兒”形象和轄區群眾打成一片,用社區干部和群眾的話說:大事小事我們都找她。“李警長,快來!移動家屬院有人掃疫情行程碼顯示紅碼……”
8月8日一早,李莎莎就接到居委會干部打來的電話。她邊了解情況邊快速到達現場后,發現掃碼男子已經離開。
為消除群眾的緊張情緒,李莎莎迅速查找到了該男子的電話,連續撥打40個電話后,對方始終無人接聽。
“大家不要急更不要緊張,等我電話。”她迅速趕回警務室,多方查詢聯系到該男子的家人電話。
經過一番工作后,該男子按照李莎莎的防護措施,采取了隔離措施。
為確保萬無一失,李莎莎又與社區干部找到該男子的單位領導,明確了防疫的措施、后續工作,消除了隱患。
針對轄區群眾隔離期間總想外出、高風險地區返回人員未自覺隔離的求助等,李莎莎都會及時電話聯系當事人,講解政策,分析危害,使其認識到問題嚴重性,從而配合社區自覺自我隔離。
“現在工作最難做的就是很多小區實行封閉管理,禁止裝修人員、外賣員、送貨員進入小區,但是很多業主不理解。”李莎莎負責兩個社區,面積3.9平方公里,有2個城中村和60多個小區,居住密集、流動人口多、商戶多等,疫情期間總會產生一些矛盾糾紛。
接到求助電話后,她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耐心解釋、安撫雙方情緒、遏制事態發展。
8月9日,轄區一小區業主領著裝修隊欲把工具和材料運進小區,與物業爭執不下。
接到電話后,李莎莎放下手頭工作,趕往現場給業主講解疫情期間的政策,分析危害,一個多小時推心置腹的勸解得到了裝修業主的認可:“李警官,俺聽你的,保證不給防疫工作添亂。”
“每天都會接到100多個群眾電話,兩個手機充電寶都不夠用。”盡管隨時隨地都接到群眾的幫忙求助,但李莎莎依然用耐心、熱心、真心贏得了轄區群眾的認可。
【每天10多個小時“超長待機”隨叫隨到解難事,她感受了暖心的事】
“李警長,俺家孩子上學報名急需辦理落戶手續,戶籍大廳暫停辦理業務了,這可咋辦呀?”8月9日下午,李莎莎接到在轄區新購房群眾王女士的電話求助。
接到市民的求助后,李莎莎特事特辦趕到警務室,迅速在網上平臺為其辦理完善了相關事項。
李莎莎負責的轄區常住人口2.1萬人、流動人口1000余人。疫情防控以來,她每天工作到深夜,特別是開展核酸檢測以來,堅持守在轄區檢測點維持秩序,講解注意事項,超長時間待機駐社區隨時解群眾難事。
針對轄區內行動不便的老人、孕婦,她建立臺賬,提前跟進,主動聯系。
轄區86歲的齊大爺、83歲的田大爺因行動不便,家人過來求助李莎莎看能不能去家里做核酸檢測,她立即和社區干部、醫務人員溝通后,上門做核酸檢測。
轄區郵政小區一名剛剛生產5天的王女士,抱著試試的態度給李莎莎打了電話。讓她沒想到的是:當天李莎莎就帶醫務人員上門給她做了核酸檢測。
為第一時間掌握、排查轄區高中風險地區的接觸、滯留人群,李莎莎全身心投入到核查工作。連著很多天,白天在社區工作、電話核查忙一天,晚上剛到家又接到指令,便立即返回警務室開展工作,細心認真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截止目前,李莎莎已核查信息近3000條。雖然很累,但是也有暖心的時候,李莎莎經常打電話被轄區群眾認出來。
“同志你好,我是……”
“是李警官,我前幾天找你辦過業務”……幾乎近一半的電話沒等李莎莎表明身份,就被群眾認出。
這背后是李莎莎每天駐守社區10多個小時的努力付出,贏得轄區群眾支持的一個縮影。
“我年輕,更應該去前線!孩子讓父母帶著我很放心,我一定會做好個人防護。”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嚴峻,8月15日晚,派出所轄區內啟用了5個隔離點,李莎莎主動請纓去隔離點執勤,單位領導說:你家孩子小,丈夫每天吃住在單位,你不要上了。
李莎莎委婉拒絕,又投入到隔離點的執勤工作中去。
其實李莎莎是個雙警家庭。丈夫趙艷博在派出所案審中隊工作,值班是24小時制,每天接處警、辦理案件……工作也很忙,根本顧不上家里,疫情期間更是每天吃住在所。兩個孩子交給了父母照顧,夫妻二人堅守在各自的崗位,用行動詮釋一個基層雙警家庭的大愛與忠誠。 (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