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夏已深。八月,鄭州的海棠忽然二度開放,粉紅如霞,默默綻放,似乎撫慰著暴雨過后的綠城。
時間拉回到“7·20”特大暴雨期間,也有許多“默默綻放”的供水人,他們履職盡責、敢于擔當,全力守護著城市供水生命線。鄭州三強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副經理侯俊杰,便是眾多“逆行者”之一。
分管搶險工作剛半年,經受住了特大暴雨的嚴峻考驗,組織完成供水搶修251處;十天九夜不回家,奔赴多個施工現場,搶時間、搶進度、搶工期;餓著肚子指揮,連續奮戰四天四夜,為新田城上萬人打通供水線……不計報酬,不講條件,在他眼中,最動容的畫面,是在搶修現場,居民自發送來的一碗碗熱騰騰的燴面,“這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認可。”
(暴雨當天,鄭州供水搶險隊員徒步涉水執行任務)
險:水廠壓力瞬降為零,搶修隊徒步涉水作業
雨還在下,斷斷續續,時大時小。7月下旬的鄭州,好久都沒這么多雨了。
7月19日,鄭州自來水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即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防汛工作,要求各所屬公司提高警惕,做好應對措施,進入防汛備戰狀態。
侯俊杰坐在辦公室,有些坐立難安,他敏銳地感知到,持久的大雨,會給供水管道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很快,他的預感得到了驗證。
當天下午1點多,接到上級通知,平安大道龍子湖附近的在建地鐵工地發生塌方,沖斷了供水管道。侯俊杰立馬帶著搶修隊趕赴現場,當時,在建地鐵已經發生雨水倒灌現象,頂著雨,?著水,搶修隊員立馬進行了處理。
沒想到,第二天早上6點左右,侯俊杰得知該工地再次塌方,一條直徑0.4米主管網被沖斷,他第二次趕赴現場搶險,結束任務返回時已經到了中午。
雨勢越來越大,天空像被撕開一個口子,暴雨如注,下得密不透風。
“我看雨還在下,第一件事就是和5個維修項目部溝通,要求他們做好應戰準備。”侯俊杰回憶,上報的搶修工單逐漸增多,情勢開始變得嚴峻起來。彼時,他并未料到,這場長達十余天之久的供水保衛戰,已經正式打響。
7月20日夜晚,劉灣水廠的出廠壓力瞬間降為“0”,隨后,侯寨水廠也降為“0”……這意味著,兩個水廠遇到了重大險情,無法正常供應自來水。
情況緊急,侯俊杰立即指揮三個搶維修項目部,兵分五路,趕赴三處緊急實施大型閥門停水作業。
暴雨傾盆,水深齊腰,搶修車輛進水,前方路面狀況不明,在如此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大家只能手挽手拿木棍探路,徒步涉水前行,十余公里的路途歷經三個多小時,才抵達現場實施搶修。
侯俊杰(左一)和同事們清理淤泥
搶:他在搶修一線靠前指揮,300余名搶維修職工全員上崗
侯俊杰前往侯寨水廠處理險情,通訊受阻,他只好利用斷續的信號,用微信、電話來回撥打,溝通落實協調各種險情。
在此間隙,他接到了妻子關切的電話,“忙,我不回家了。”簡單交代了幾句,他便匆匆掛斷,生怕擠掉更重要的電話。
嗡嗡嗡……侯俊杰的手機不斷響起,各種消息轟炸而來。“侯經理,快來幫幫我們吧!道路塌了,管子裂了!”
7月21日剛過零點,接到棉紡路街道辦主任的電話求助,還在侯寨水廠的侯俊杰掛掉發燙的手機,隨即出發。
他驅車從西四環出發,繞到隴海高架,從嵩山路方向行至伊河路時,積水太深無法行車,于是掉頭重新選擇路線……道路已經一片汪洋,私家車在水中來回飄,他連續找了好幾條路,才到達目的地。
受暴雨影響,多處供水設施損壞。往往剛抵達一個搶修現場,其他的搶修消息接踵而至。侯俊杰的精神保持高度緊張,生怕漏掉一個,生怕統籌不到位。“其實我們就是一個字,搶。搶時間,搶進度,搶工期,早日把供水管道修復,讓老百姓早日用上水。 ”
每到一處現場,侯俊杰第一件事就是找電源,確保手機電量充足,因頻繁溝通,他的嗓音早已沙啞,“急啊,有的居民連續三四天沒水,大夏天的,誰家能離了水?看我們在現場搶修,居民也不催,非常理解我們,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兒。”
為保障居民最基本生活用水,300余名搶維修職工全員上崗。隨著搶修工作的持續推進,險情處理的比例明顯下降,工作重點轉為保供水階段。
為此,從7月22日開始,在市民居住相對集中區域,安裝臨時取水點130余處,盡最大努力保證居民用水。
(現場搶修)
急:連軸轉四天四夜,為新田城上萬人打通供水線
“師傅們,這大晚上的,為了我們能用上水,你們辛苦了,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謝謝你們,請你們一定要收下!”
7月29日深夜,鄭州新田城用戶帶上剛剛出鍋的燴面和西瓜,來到搶修工地現場,握著搶修人員的手,表達感謝。
在繞城高速公安路橋下,道路多處塌方,一條直徑0.8米和一條直徑0.5米的供水管道,被暴雨沖刷出幾米深的大坑,管道懸空,裸露在外。該處管道承擔從市區向新田城供水的任務,直接影響了新田城10780戶居民的用水。
接到命令,鄭州自來水公司聯合前來支援的兄弟單位山東禹王管業,迅速組織施工機械 、車輛20余臺及人員110余人奔赴搶險現場,迅速開始搶通道路、清理塌方等工作,緊接著火速展開搶修救援作業,爭分奪秒,搶抓進度。
因暴雨的沖刷路面塌陷,操作坑內道路坑坑洼洼,藤條虬枝交錯,溝壑縱橫如網,水下環境復雜,一度讓施工難度升級。
(水管破裂,鄭州供水人在新田城奮力搶修)
面對重重困難,此前已經在市區一線連續奮戰了六天六夜的侯俊杰,帶領搶修人員雷紅忠、馬慧濤、張振強、李中杰等人迎難而上,采取分段搶修、分段連通、分段排水、分段水質化驗、分段供水的辦法。截管、安裝、包裹搶修節、管道沖刷、水質監測,每一道工序都堅持高標準、嚴要求。
凌晨1點左右,當施工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后,侯俊杰一直懸著的心才稍稍放松一些。他坐在搶修車里,打算稍微休息一下,緊繃的神經得到了緩解,結果他卻差點進入半昏迷狀態。據同事回憶,侯俊杰當時太累了,怎么喊名字都喊不醒。此時,侯俊杰已經連續10天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了。
7月30日凌晨3點10分,好消息傳來,經過四天四夜緊急搶修救援,搶通完成6起供水管道損壞點,作為鄭州西邊受災最嚴重的小區,新田城終于恢復正常用水。
完成搶修后,侯俊杰和同事們就地開會,展開圖紙,商量溝通下一個施工方案……夜越來越靜,只剩下討論的聲音,無邊的黑夜中,這群供水人仍在趕路。
(深夜討論施工方案,右三為侯俊杰)
拼:踐行“視修漏如救火,把用戶當親人”的工作理念
如今,距離特大暴雨過去已經一個多月,城市供水早已恢復正常,這是鄭州供水人“拼”出來的結果。
夏天搶修,揮汗如雨,他們的衣服上,常常會留下一圈一圈的汗漬,卻像是一個個勛章,大家還會比比誰的“勛章”更多。
侯俊杰直言,從事供水搶險工作,沒有休息日的概念,遇到緊急事件,基本是“半軍事化管理”,不回家是常態。“平時在辦公室,也很難找到他,基本都在施工現場。”在同事眼中,侯俊杰常常沖在一線,帶著大家一起拼。
為了讓市民百姓早點恢復用水,7月20日至30日,11天時間里,侯俊杰從未回過一次家,“白加黑”連軸轉,不間斷搶通市區道路和庭院供水管道生命線。侯俊杰有兩個兒子,在他離家的11天里,孩子們總吵著要找爸爸,“我媳婦幫我哄住孩子,安撫他們的情緒,我對家人和孩子虧欠太多。”
(居民自發送食物表達感謝)
據統計,7月20日至7月30日,三強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共計接單1000余張,其中管道報修400余張,困難用水300余張,井蓋及附屬設施80余張;修漏170余處,其中DN300以上漏水30處;發布停水公告40余處,各類統計工作做到每2小時實時更新。
在具備搶修條件后,公司干部職工搶時間、搶進度、搶工期,與管鉗為伍,與蚊蟲為伴,頂著高強度的工作量,24小時不休,以高度的責任和使命感沖鋒一線,為供水搶修爭取了寶貴時間,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視修漏如救火,把用戶當親人”的工作理念。
回顧整個搶險歷程,最令侯俊杰動容的,是在搶修現場,居民自發送來的一碗碗熱騰騰的燴面,類似這樣樸實的“感謝”有很多,卻成為了供水人眼中的“高光時刻”,他說:“這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認可。”
編輯:張恒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