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時間,4成以上的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建成湖東片區、羊山片區、北湖片區三個精品示范區!
9月17日,信陽市海綿城市示范市建設新聞發布會上,信陽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光福就信陽海綿城市建設優勢及謀劃,做了詳細闡述。
信陽山水格局得天獨厚。信陽市水資源總量占全省總量的1/5以上,平均年降雨量1100毫米。中心城區內琵琶山、震雷山等“七山環繞”,南灣湖、北湖“兩湖相映”,?河穿城東去,18條城市內河、23座自然山體、78處天然湖塘,共同構成的綠色景觀屏障,是重要的自然生態海綿體。在信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北方城市、平原城市所難以企及的。同時,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秉持“把城市輕輕放在山水之間”的城市建設理念,讓“山水茶都”的信陽名片更為鮮亮。
信陽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近年來,信陽市建成了以?河風光帶、羊山植物園、?河北路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海綿城市項目,特別是2018年獲批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以來,用三年時間,完成了62處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建成了二號橋、譚家廟等7條示范景觀河道,現已成為廣大市民的“網紅打卡地”。(編輯 吉倩倩)
信陽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近年來,信陽市以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契機,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加快推進海綿社區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城市綠地建設等,鍛造了友誼胡同、中山草堂等一批海綿精品,彰顯了海綿城市魅力,提升了城市宜居指數??梢哉f,海綿理念,既深入民心,又深得民心。
高光福說,信陽市的創建目標是:2023年底,40%以上的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達標面積44平方公里,建成湖東片區、羊山片區、北湖片區三個精品示范區,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獨具信陽地域特色、鮮明時代氣息的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