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記者自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第四屆中國農民電影節新聞發布會獲悉,本屆電影節于9月26日在美麗的山水小城——南陽市淅川縣隆重開幕。
南陽,古稱“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陜三省交界處,因地處伏牛山之南、漢水之北而得名。轄1市2區10縣、1個國家級高新區、1個城鄉一體化示范區、2個工區、1個綜合保稅區。全市總面積2.66萬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200萬人,是全省面積最大的省轄市。
南都帝鄉,四圣故里,千年玉都,月季名城,臥龍之地,靈秀之鄉——這就是南陽。
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南都”“帝鄉”之稱,其悠久歷史和“四圣”文化引人入勝,特別是以醫圣張仲景為代表的南陽中醫藥文化快速發展,當前,南陽正通過實施宛藥振興計劃、艾產業倍增計劃、“中醫藥+”計劃等,奮力開啟中醫藥強市建設新征程。
南陽是山青水秀的生態綠城,境內伏牛蒼蒼,丹水泱泱,南水北調,源起南陽,渠首就在淅川縣陶岔村。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的全部、二級保護區的大部分都在南陽境內,肩負著“一渠清水安全北送”的重大政治責任。
南陽是宜居宜業的幸福之城,交通便利,氣候溫和,玉潤花香,生態宜居,先后成功創建了“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并于2020年被評為“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南陽是充滿生機的活力之城,擁有一流的服務保障和最優的創業環境,全市已基本形成了裝備制造、數字光電、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紡織服裝、油堿化工、冶金建材、新能源為主體的產業體系,經濟總量居全省第三位,是豫西南一顆璀璨的明珠。
食為政首,糧安天下。南陽是一個農業大市,素有“中州糧倉”之稱。“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作為臥龍躬耕之地,南陽重耕之道、重農之道、重糧之道由來已久。作為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工程糧食核心產區,全市糧食年產量穩定在140億斤,約占全省的1/10、全國的1%,是全國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和中藥材、食用菌、黃牛等特色產業基地。
9月26日-27日,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第四屆中國農民電影節系列主體活動將在淅川縣舉辦,這也是中國農民電影節首次花落南陽。
南陽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王兵介紹,舉辦中國農民電影節是宣傳南陽、推動淅川發展的好平臺、好機遇,淅川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渠首所在地,承辦這樣的全國性盛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南陽市將舉全市之力組織、舉辦好中國農民電影節活動,講好農民的故事,努力辦出高水平、辦出新特色、辦出影響廣泛的電影節。
編輯: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