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月餅,除了經典的五仁月餅,今年還有鮮肉小龍蝦月餅、鮮肉大閘蟹月餅以及芥末三文魚月餅。
那么,吃烤鴨呢?!
近日,天地之中的鄭州,比北京烤鴨早800年的汴京烤鴨,成師傅新出了鳳梨味、紅棗味,還有鮑魚味。入口即化的鴨皮,分別融入這三種食材,將會迸發怎樣新奇的味蕾體驗?
2021年9月28日,鄭州市金水區金水東路與中興路交叉口北約100米路西,成師傅汴京烤鴨中興樓店,新品發布會上,重磅推出汴京烤鴨的升級版:鳳梨烤鴨,紅棗烤鴨,以及鮑魚烤鴨。
據悉,這已經是成師傅汴京烤鴨的第四次升級。
升級后的成師傅汴京烤鴨,鴨皮采用果汁上漿,鴨膛內放入紅棗、鳳梨或鮑魚,再灌入水果熬制的果汁,傳統棗木熬制90分鐘后,排盡油脂,片鴨時果香四溢,流轉繞梁,鴨肉有淡淡的水果味,搭配上獨特的火龍果餅,口感酥化,清香鮮嫩,果味豐盈。
“鳳梨的果香摻著烤鴨的果木香,剛出爐的鴨子,遠遠就聞到一股清新的香味。從鴨胚里取出來的鳳梨,再配上片好的鴨肉,直接入口,真叫一個滿口香!鳳梨清爽又快速解膩,鴨肉有了鳳梨的加持,口感更豐富。”
“紅棗味的烤鴨,應該會受到更多女性小伙伴的喜歡。本就是棗木烤制,皮酥脆,肉香嫩。而此次鴨胚里融入了紅棗,讓原本只能吃到鴨皮棗香味的烤鴨,內外全部裹住了紅棗的香味,從里到外,鴨肉那叫一個香!”鄭州廣播電視臺天天美食欄目制片人王圓品鑒后點贊。
【一問】為什么想到用紅棗、鳳梨和鮑魚與汴京烤鴨融合?
成師傅汴京烤鴨品牌創始人成國富:
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是我們企業發展一貫堅持的理念。
選用這三種食材,主要也是考慮營養的平衡搭配。比如說紅棗性熱,鴨肉性涼,二者搭配,涼熱均衡,起到膳食平衡的作用。
鳳梨,香味獨特,有增食欲促消化的功效,與汴京烤鴨融合,更有不一樣的味覺體驗。
鮑魚,高蛋白富營養,貴重食材,是提供商務宴請的不錯選擇。
【二問】期間是否經歷過超出預料的曲折?
成師傅汴京烤鴨品牌創始人成國富:
確實遇到一些難題,比如在烤鴨腋下開口,大小就很不好把握。小了,食材放不進去;大了,又會影響烤鴨烤制成型,也是反復試驗了好多次。
還有,在填充干棗時,棗要事先用純凈水浸泡一下,泡多久也很關鍵,泡時間短了,會顯干;泡久了,又會太爛。也是經歷反復的試驗才掌握住最佳的干濕度。
鮑魚更是重要,需提前稍微加工一下,但為了口感,又不能加工過頭,也是在幾分度上反反復復試驗揣摩。
【三問】在試吃和推廣階段,都收到了哪些記憶深刻的反饋?
成師傅汴京烤鴨品牌創始人成國富:
在研發品鑒過程,先讓技術人員品鑒,然后又找服務員,最后又讓客人。
目前大家評價最多的是,口感新穎,以前沒吃過,很驚喜的味覺體驗等。
【四問】未來,成師傅汴京烤鴨還會持續創新升級嗎?升級的變與不變分別是什么?
成師傅汴京烤鴨品牌創始人成國富:
我們的創新是持續的,一年兩次,風雨無阻。
不管怎么升級,我們始終都堅持一個原則: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這甚至成為我們研發創新的座右銘。
餐飲大發展,唯創新不破!
創新!往大了說,是推動人類文明一步步不斷向前邁進的密碼,天地萬物,以創為始。縱觀中國飲食史大突破, “火”的發明、農業出現、面食與“炒”的輸入、美洲農作物輸入等,其內核也都蘊含著一個創新。
就餐飲來說,唯有創新,才是其葆有持久生命力的不竭動力。
打去年到今年,做餐飲遭遇諸多不順,坎坎坷坷,過一道坎又一道關。
創新不忘本,傳承不守舊。
一只千年汴京烤鴨,因為與鳳梨、紅棗、鮑魚的融合,被賦予了新的靈魂與生命力。讓我們也看到豫菜代表成師傅團隊的創新力與滿滿誠意
一盤一碗,留住歲月可回首;一刀一勺,也可建設大都市。
經歷了2020、2021特別不平凡的年份,依然保持著一年兩次新菜創新釋放能力,讓我們也看到了成師傅品牌創始人的初心與堅守。
成師傅,還是很能打!
已過不惑之年的成國富,走過人生上半場,下面的道路是“在心里種籬笆菊”,是品蔡琴的《那些事那些人》的云卷云舒;是聽林子祥《真的漢子》的不屈不服。是面對諸多的不確定,不怒、不怨、不憤、不恨,然后,不退、不避、不慌、不懼,是苦苦的堅守,是倔強的創新。
“沒有初心就沒有匠心,關鍵在于堅持。選擇了這個行業就別想別的,一生為這個行業努力,就叫守初心;幾十年堅持下來,就是匠心。要創新,要與時俱進,也把我們的菜做好。”
成國富恩師、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原烹飪技藝(豫菜)代表性傳承人陳進長說。
“傳承中國烹飪,做好中國菜,是我們保證民族的傳承,文化的傳承、技藝的傳承。我們拿著的一把刀是中國的刀,端著的一口鍋是中國的鍋,我們做的是中國菜。”河南省餐飲與住宿行業協會會長張海林說。
還是那個九州賓館創新出超千道新菜的成師傅,還是30多年前,那個從中國廚鄉鏗鏘闊步的少年,那杯敬獻給豫菜泰斗陳進長恩師的茶盞里,絲絲漣漪藏江海……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