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學校立馬接續家的溫馨,‘宿媽’手把手教我們縫補衣服、整理房間……真是太幸福了!”河南理工大學應急管理學院學生何一帆說,“我們學校后勤部門上線了‘生活基礎維修’‘宿舍安全教育’‘后勤生活體驗’等勞動教育‘新課堂’,讓我充分體會到勞動的快樂。”
(河南理工大學學生在體驗縫補衣物)
據了解,河南理工大學一直以來將勞動教育嵌入到學校人才培養的大格局中,貫徹落實“以體力勞動為主,注重手腦并用、安全適度,強化實踐體驗,讓學生親歷勞動過程,提升育人時效性”,積極探索構建“勞動+育人”新模式。該校注重發揮“后勤學校”作用,不僅上線勞動教育“微課堂”,還開設助學崗、建立實訓基地等,充分發揮后勤部門獨有的實踐平臺和資源優勢,將學生的成才和成人串聯起來,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有效提升學校立德樹人工作的靈活性、精準性和實效性,在青年學生中擦亮了勞動是最美的青春底色。
上線“微課堂”:“時刻感受家一般的溫馨與幸福”
“學校宿管阿姨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親手教我們縫扣子、疊被子、宿舍消毒殺菌等,感覺在這里就像在家一樣溫馨。”該校財經學院學生岳遠慧說,“每次從后勤‘微課堂’我們都可以學到很多有用的生活常識,大大提升了大家的動手能力。”該校整合后勤育人資源,2019年在微后勤官方公眾號上線維修課堂、廚藝課堂、宿媽課堂、禮儀課堂、安全課堂等一系列有別于專業學習的勞動教學“微課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實際本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學生的勞動素養、工匠精神和思維品質得到了提高。目前,共上線五類課程11節課,深受師生的歡迎,制作的相關視頻和撰寫的文章廣為傳播,視頻播放量3.2萬余次,增強了學生自立自強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與幸福。此外,該校宿管阿姨還義務為學生縫補衣物,自2006年開設義務縫補點至今,每年為學生縫補破損衣物上千件,小小的縫補點,記錄了宿管阿姨與該校學生之間點點滴滴的情誼。
設立“助學崗”:“不僅鍛煉了能力,也增強了勞動意識”
(配送學生取餐)
(河南理工大學送餐團隊)
“非常感謝學校為我提供了這個鍛煉自我,同時又能安全賺取生活費的好平臺……”河南理工大學“學生送餐團隊”成員劉凱哥說,“送餐的這份經歷,讓我提前深深地體驗了步入社會后工作的磨礪和洗禮,更加深切地明白了父母的艱辛和勞動者的不易。”勞動教育反映教育“實踐性”的本質要求,旨在實現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公民意識、服務意識、環境意識,鍛煉學生的品行習慣、生活技能、交往藝術、團隊精神。該校充分發揮后勤實踐平臺,聯合社會企業推出食堂線上訂餐服務,組建學生團隊開展校內送餐。學生學習之余參加送餐工作,鍛煉了個人能力,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為今后走入社會,實現人生價值奠定基礎。自開通線上送餐起,學生兼職送餐參與人次達到近43萬人次。此外,根據各實體部門的工作實際,該校后勤每年開設近500個勤工助學崗,為家庭困難學生提供服務監督、餐廳管理、快遞服務、大堂保潔、超市理貨等崗位,不但實現了幫助學生經濟上解困的目標,培養了學生堅強而自立、刻苦而樂觀的良好心態,還將后勤打造成為學生砥礪意志、鍛煉能力、提升勞動意識的平臺。
建立“實訓場”:“將學生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真知促實踐,實踐出真知。學校為我提供就地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為學校發展做貢獻的機會,我真是太開心了。”該校計算機學院學生熊家輝說,在導師的帶領下,我在學校后勤提供的實訓平臺,自覺參與、自己動手、堅持不懈進行動手實踐,不斷提升知識轉換能力。該校在后勤建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學院)實訓基地,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后勤信息化開發需求作為項目,由導師帶領學生隊伍開發,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擬真的軟件開發環境,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降低了學生尋找社會實踐機會過程中受騙風險。在圍繞服務學生成才、提高后勤保障水平的基礎上,打開了后勤與院系“產學研”相結合的新模式、新局面。2019年,該實訓基地開發的客房預定系統榮獲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河南省一等獎的好成績,2020年實訓基地開發的設備巡檢管理系統獲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優秀成果二等獎。
體驗“進后勤”:“切身感受到了勞動的價值與光榮”
(學生走進基層體驗“進后勤”)
(學生走進基層體驗“進后勤”)
“通過這次‘基層鍛煉團’活動,我深切地感受到宿管阿姨為了給我們營造良好的住宿環境而付出的辛勤勞動,也體驗到勞動的艱辛與價值……”該校化學化工學院學生徐騰說,“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尊重勞動、熱愛勞動,以勞動為榮。”該校持續組織開展“走進后勤”實踐活動,邀請學生到餐廳、公寓、物業、維修、商貿等部門體驗“我在后勤的一天”,學生協助餐廳經理參與食品留樣管理、后廚衛生檢查等工作,協助維修大哥參與安裝門框、疏通下水、閥門保養等工作,協助綠化大叔參與校園樹木養護、剪草、施肥等工作,協助宿管阿姨參與宿舍檢查、學生走訪、安全用電宣傳等工作;協助超市小姐姐參與貨架整理、商品擺放、倉庫清點等工作。讓學生親身感受到后勤職工為保障大家的學習生活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促使其在勞動中尋求成長與蛻變。
“提升高校勞動觀教育,不僅要在課程教學中滲透勞動觀教育上下功夫,還要充分發揮高校優勢資源,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實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觀念,使學生真正懂勞動、會勞動、愛勞動。”該校校長楊小林說,“我們將結合時代發展,著力探索智慧后勤發展方式,努力提供更好、更快、更美、更貼心的服務,為促進學校勞動育人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通訊員 蘇麗敏 王晶) 編輯 施尚景 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