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尹江勇
“從嘉興南湖的煙雨迷朦,到改革開放的波瀾壯闊,中國共產黨一路堅強走來,百年的風云變幻,掩蓋不住他青春容貌……”9月15日,省細胞生物學學會代表、河南科技學院生命科技學院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孫家良站在講臺上,回顧黨史,心潮澎湃。
這是由中共河南省科技社團委員會組織召開的第七屆河南省科技社團黨建論壇。來自全省一百多家省級學會、協會、研究會的代表們會聚一堂,上黨課,學黨史,明初心。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舉辦這次論壇,既要幫助我省科技社團明初心,從科技社團發展歷程中明晰自身的定位和價值;更要激勵大家擔使命,在推進現代化強省建設中彰顯科技社團的擔當和作為。”省科協黨組書記王新會表示,從百年黨的奮斗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將有力團結引導全體學會會員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勇攀科技高峰,為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而矢志奮斗、建功立業。
“中國共產黨從一誕生就秉承著馬克思關于‘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的理論。”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鄧洪軍為參加論壇的代表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從抗日戰爭時期的延安建立了自然科學研究院,到建國后黨中央向全國發出“向現代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臺下的代表們認真學習我黨科技發展史,對我黨在中國科技發展歷程中發揮的重要引領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作為新時代科研人員,自主學習中共黨史是成長成才的有效途徑,學習黨史是堅定理想信念的必由之路。“生于盛世,見證百年……目光所致皆華夏,五星閃耀皆信仰。”孫家良與代表分享自己的感受,講者動情,聽者專注。“黨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的情感之根,是我們的出發點,也是我們的歸宿。”
黨史里有信仰、信念、信心,從黨史中可以明方向、強自信。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對黨的歷史把握得越科學越透徹,我們就越能以堅強的政治定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道越走越寬廣。”省土木建筑學會代表、省土木建筑學會副理事兼秘書長王愛菊認為,學習黨史,重點在于“做”、在于“轉化”,要把學習黨史與推動學會高質量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把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時代楷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俊武為新中國石化工業不懈奮斗70年,將人生與事業融入了新中國的科技奮斗歷程之中,成為我省石化產業系統科技工作者身邊的一段活歷史。
“陳俊武精神的內核,就是報國、實干、創新、奉獻,也正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核心精神的縮影。”省石油學會代表、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技術部高級工程師王虎太表示,要從陳俊武等老一輩杰出科學家的入黨初心中感悟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把初心使命變為改革創新、攻堅克難的恒心壯志。
從“鑒往知來、守正創新、傳承發展中醫藥”,到“感悟百年黨史、永葆治黃初心”,來自省藥學會、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省地質學會、省航空學會的代表們紛紛交流了自己學習黨史的心得體會。
科技社團是科技工作者基于相同或相近的學科、專業、興趣而結成的科學共同體,是一支非常重要的組織力量。科技社團如何找準自身定位,如何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是當前科技社團黨建工作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王新會表示,在科協系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縱深推進科協系統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升黨建質量的內在要求,將教育引導學會黨員和科技工作者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編輯: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