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王永安 吳俊輝
“《中小學德育學堂》輔助教材里的視頻都很生動,孩子們很喜歡,知識和道理接受得也快,像有一集講環境污染的節目,學生家長們都反映,孩子看完節目后變得更加懂事了。”10月25日,平頂山市魯山縣魯陽第一小學三3班教師胡趁趁上完思政教育課后向前來接送學生的家長介紹。
魯山縣教體局局長李懷海介紹,該縣新近簽約引入新華社音視頻新聞編輯部和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推出的《中小學德育學堂》輔助教材,自10月21日起全面應用到全縣282所中小學校。
一直以來,魯山縣將中小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項鑄魂工程,不斷創新活動載體,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為用好《中小學德育學堂》輔助教材,該縣將其納入學校德育計劃,規定各中小學校要在日常教學中引用相關內容,在班會課穿插德育課堂,結合教材內容經常開展知識競賽、征文比賽、場景模擬演練、手抄報評比等活動,定期對思政教育教學方法、教學時間、教學效果進行督導檢查和研討評估,深化德育效果,讓德育課堂成為學生進行思政學習的幫手、教師開展德育教學的助手、學校德育教育的創新平臺。據介紹,《中小學德育學堂》是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宣部、教育部系列文件要求設計制作的一檔集德育、時事、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內容為一體的視頻節目,節目內容涵蓋學習時事新聞、品德故事、科普知識、傳統文化等。
“這種形式將抽象的理論和思想精神直觀、輕松地展現給學生,讓孩子們不出校園即可縱觀時事新聞、感知人文天下,我們覺得這種形式真是不錯!”魯山縣魯陽第一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長陳鵬旭說。
編輯: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