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來自南陽內鄉縣政府、有關專家、科技公司、企業、銀行界的人士齊聚內鄉農商行,共同見證了內鄉縣生豬產業鏈數字化金融平臺正式上線運行。
“內鄉縣生豬產業鏈數字化金融是典型的、有特色的項目。該項目以牧原公司頭部企業為核心,聯合其上下游數千家企業和內鄉本土銀行--農商行,創新先行,探索實踐,采取發展生豬產業鏈→建設商務信用鏈→形成產業價值鏈的模式,建立牧原集團生豬產業鏈數字化服務管理平臺、內鄉縣金融信用大數據平臺、內鄉縣農商銀行生豬產業鏈金融服務平臺為主導的現代豬產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助力推動整個產業鏈上的企業快速發展,并推動政府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內鄉縣金融工作局局長何敏介紹道。
據悉,內鄉縣現代豬產業供應鏈金融服務項目始于2019年5月13日。彼時,內鄉縣政府召開金融供應鏈服務發展座談會,邀請中央財經大學張云起教授專題講授供應鏈金融知識。張教授全面闡述分析了供應鏈金融的豐富內涵和發展方向,為與會的政府官員和企業界代表厘清了思路,明確了發展目標。
“我縣數字供應鏈金融項目是縣委、縣政府結合我縣經濟金融發展實際,審時度勢、超前謀劃、科學決策的結果,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集中優勢。”內鄉縣委常委、副縣長楊明雪說。
近幾年來,內鄉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打造區域性金融高地為抓手,努力優化高效低廉的金融營商環境,凝心聚力謀篇布局,前不久召開的縣委第十四次黨代會上,縣委書記楊曙光提出,堅持實施金融高地和數字賦能戰略,努力實現“全國現代豬產業第一縣”的戰略目標。全縣上下已形成共識。
具有內鄉本土氣息的牧原公司已經成長為集約化養殖規模全球第一的大型生豬養殖上市企業,形成了集飼料加工、種豬選育、商品豬飼養、屠宰、肉食深加工于一體的產業鏈。統計顯示,牧原集團供應鏈上下游企業17000多家,年交易金額3200多億元。2019年以來,共有3343家產業鏈上的法人企業在內鄉縣注冊登記。內鄉縣已形成了以牧原集團為核心企業、數千家上下游企業圍繞核心企業共同發展的生豬產業集群。
這些上下游企業和大部分民營小微企業一樣,一般資產輕,缺擔保,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遇到資金困難時,銀行放貸有顧慮。能不能架起牧原集團與企業之間的“橋梁”,既解決民營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又滿足銀行放貸的要求?
“發展以牧原集團為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把上下游數千家企業緊緊‘捆綁’在牧原的‘航母’上,以訂單合同、應收賬單、存貨單據為質押,由銀行為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這就解決了企業擔保抵押難、銀行風控難兩大難題,有效打通了銀企信貸‘堵點’,連通了銀企資金‘斷點’,找到了銀行與民營小微企業對接的新路徑,實現了銀企無縫銜接、資金閉環運轉。”人民銀行內鄉縣支行黨組書記、行長鄭兆敏如是說。人行內鄉縣支行聯合縣金融工作局、銀保監組等部門,出臺了《關于發展內鄉供應鏈金融的指導意見》,召開了銀行機構座談會,組織銀行和企業開展了金融政策宣講暨政銀企對接活動,為該項目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架起銀企信息溝通的“金橋”。而這一模式,也必將隨著牧原集團全資及控股公司分布全國218縣(區)的地理分布,復制推廣到全國各地,形成全國性的數字化供應鏈金融品牌。據悉,內鄉縣數字供應鏈金融項目已入選中國人民銀行、農業農村部、工信部等七部委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
以牧原集團為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模式一經推出,即受到上下游企業的普遍歡迎和好評。內鄉農商行僅用兩個工作日即完成放貸,年均利率6.5%,降低2個百分點,放款期縮短5個工作日。截至9月底,內鄉農商行累計為供應鏈上1379家企業授信118億元,為1196家企業放貸83.82億元,無一筆逾期、壞賬。而內鄉農商行借助供應鏈金融模式,實現信貸規模快速膨脹,前9個月,已實現新增貸款30.23億元,信貸余額達128.31億元,占全縣金融機構信貸總量的54%。目前,內鄉農商行正向“專精特”銀行方向發展,已納入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督局上市后備企業名單,計劃到2023年啟動A股上市之路。
另一項統計表明,供應鏈金融也推動了全縣貸款增量快速增長。截至9月末,內鄉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38.29億元,較年初新增52.83億元,增幅28.49%,同比增加51.65億元,增幅27.67%,增量、增幅均居全市11個縣市第一名。
然而,傳統的人工操作模式難以滿足數量眾多的企業融資需求,也給銀行風險控制帶來困難。“就像請客招待一樣,同時招待10桌、30桌我還能招呼過來,但同時招待3000桌、5000桌我就無能為力了。”內鄉農商行董事長汪玉平幽默地說。提升數字化水平是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必然趨勢。
“內鄉縣生豬產業鏈數字化金融平臺上線后,上下游企業各項信息一網上傳,銀企不見面即可一鍵完成貸款申請、審核、發放、回收以及風控等操作過程。從企業申請到銀行放款最快10分鐘即可實現,到賬更快、效率更高,助力企業加速跑。”內鄉農商行項目負責人黎軍勝介紹說。
河南天曼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服裝、防護服等為主的內鄉本土企業,受益于牧原集團的發展壯大,承接的牧原員工工作服項目遍布牧原全國十多個省份的分公司。“我們一方面急需資金采購原材料,一方面有應收賬款7000萬元。用應收賬款作質押,把死錢變活,拓展了企業融資渠道,提升了融資可得性,加快了資金周轉效率,解了燃眉之急。”該公司負責人郭靜麗抓住牧原集團供應鏈企業的優勢,獲得內鄉農商行供應鏈貸款2000萬元,解決了企業的資金難題。
“我們牧原集團能為上下游注冊企業提供研發、采購、物流、結算、管理、渠道和品牌建設等方面的服務和支持,最重要的是通過數字化金融服務平臺建設,為這些企業提供快捷、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務,推動產業鏈上資源要素快捷流動和融合,延鏈強鏈補鏈,實現跨界發展,暢通國內外經濟循環。”牧原集團常務副總曹治年說。牧原集團為上下游企業的服務是全方位的,低成本的融資優勢更能產生強大的“磁鐵”效應,把更多的優質企業“吸附”到內鄉來。牧原集團“反哺”供應鏈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也間接助力了牧原集團的規模擴張。從而形成“一花不是春,百花春滿園”的生豬產業生態圈,帶動內鄉地區生產總值、財稅收入、就業等重要經濟指標量級提升。
“數字化供應鏈金融項目經過創新引領,科技植入,數字驅動,金融賦能,有力提升了內鄉生豬產業鏈價值,帶動牧原集團上下游糧食生產、飼料加工、農牧裝備、獸藥疫苗、金融、建筑、物流運輸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內鄉實現從貧困縣到富裕縣的華麗轉身,為打造全國現代豬產業第一縣和接近全國百強縣門檻目標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和經濟基礎。”內鄉縣長張智廣說。
(編輯 熊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