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難穩住、精準幫扶。今年以來,洛陽市澗西區把黨史學習教育和城市困難群眾精準幫扶工作相結合,全力打造“弱有所扶”的澗西樣本,為城市困難群眾撐起“暖心傘”,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
建網絡:撐起幫扶暖心傘
據了解,澗西區把精準幫扶城市困難群眾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按照識別出的“紅、黃、藍、紫”四類級別,建立完善一系列“弱有所扶”的制度安排和機制建設,編織起一張涵蓋“兜底幫扶、就業幫扶、醫療幫扶、教育幫扶、住房幫扶、臨時幫扶”六大功能的幫扶網絡。
家住長安路街道青一社區的殘疾人沈杰,因家里衛生間沒有直排下水道,洗衣服極為不便。自從被納入城市困難群眾精準幫扶對象后,沈杰不僅吃上了低保,區殘聯還幫助他家實施了無障礙改造,社區又通過“圓夢”工程幫他申請了洗衣機。不僅如此,社區還為其申請了小度智能音箱,小度給孤獨的沈杰帶來溫暖。
如今,和沈杰一樣的2287名低收入困難群眾,正在澗西“弱有所扶”政策的支撐下,擺脫生活困境,朝著幸福生活邁進。
搭平臺:實現幫扶精準化
據介紹,今年來,澗西區還依托困難群眾精準幫扶工作信息平臺,有效整合民政、衛生、等部門相關職能,建立完善從“對象識別、措施制定、力量來源、退出機制”四位一體的全鏈條式幫扶機制,做到按需救助、精準幫扶。
“手機端開發了小程序“幫扶通”, 通過它可以隨時了解幫扶對象家中基本情況。”澗西區民政局副局長張曉倩說。
此外,該區還深入開展“百名黨員百家企業結對幫扶千戶群眾”活動,11個辦事處認定的1570戶精準幫扶人員已與38名副縣級以上領導、54個區直機關372名黨員干部結成了幫扶對子。干部共計幫扶走訪2436次,幫助解決困難群眾實際生活困難800余件。
聚力量:形成幫扶強磁場
據悉,為做到精準幫扶,澗西區還積極探索社會組織參與幫扶工作。
在天津路街道‘一米陽光’社會力量參與城市困難群眾精準幫扶項目發布會上,街道發出的公益助困邀請函、社工參與共建函等,社會組織、熱心市民積極參與,不到一小時微項目全部認領完畢。
殘疾兒童也是精準幫扶的重點對象之一,為滿足殘疾兒童多樣化康復需求,澗西區殘聯攜手中國聯通洛陽分公司為河洛•陽光家園、金雨點、馨翼未來等啟智服務中心的殘疾兒童捐贈定位手環40部。
除此之外,該區還開展了各種助學、關愛兒童等幫扶項目,共籌集善款54.8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