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焦典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南陽市社旗縣人民法院立足經濟發展大局,以規范司法行為、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充分發揮審判職能,精準發力,靶向施策,創新舉措,以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精準發力 見真章
自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以來,社旗法院先后出臺了《關于對涉營商環境案件審限的規定(試行)》、《民事案件繁簡分流標準(試行)》、《關于辦理財產保全案件的意見(試行)》、《社旗縣人民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方案》等相關文件,對涉營商環境案件立案、審理、執行全流程審限進行嚴格管控,將經驗做法予以固化,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力爭為企業提供最高效的司法服務。
靶向施策 動真格
為不斷提高審判、執行質效,社旗法院從用時、成本、質量三個維度著手,靶向施策,全流程嚴格把控案件辦理用時,嚴格規范涉營商環境案件費用收取,全力提升涉營商環境案件司法質量,完善繁簡分流機制,快速化解涉企矛盾糾紛,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探索涉營商環境案件集中辦理,統一裁判制度,由綜合審判庭集中專班辦理,保證案件辦理質量。加強辦案力量,提升案件審判效率,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全力執行攻堅,保護誠信營商環境,對涉企執行案件嚴格規范案件流轉時限、財產查控、司法拍賣等事項節點管控,進一步壓縮執行用時,全面提升執行質效。
創新舉措 出實效
為持續創優法治化營商環境,社旗法院積極創新優化營商環境“1234”工作機制,新建“訴前調解+簡案速裁、類案快審、繁案精審”的新型辦案模式,形成多數簡單案件在訴訟服務中心快調速審,少數復雜案件由院庭長精細化審判的審判體系,做到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
強化多元解紛機制建設,為企業提供多種解紛渠道,依托人民法庭深入基層的優勢,采用“三位一體”多元解紛機制推進訴源治理,實現糾紛源頭化解。進一步加強對訴訟全流程的精細化管理、節點化管理、創新化管理,有效壓縮立案審查、訴調對接、和解調解、委托司法鑒定、審計、評估等中介行為的辦理時間和各環節周轉時間,建立涉企案件臺賬,全面掌握案件進展情況,審判流程系統中開啟臨近審限提醒和超審限凍結,設置“日提醒、周點評、月通報、季研判”制度,有效壓縮審限,促進工作落實。
利用信息化手段,將送達業務進行集約化處理,構建以電子送達為基礎、直接送達為輔助、郵政送達為補充、公告送達兜底的全流程閉環送達體系,實現“信息線上多跑路,線下操作少跑腿”,將法官和書記員從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解決“送達難”頑疾。同時,社旗法院積極推動與人大、政協、工業園區管委會等單位的協調對接,著力構建溝通順暢、聯動及時、措施有力的營商環境保障機制。完善“府院聯動”機制,與政府密切配合,依法妥善處置“僵尸企業”,助推社會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
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建設者,案案都是營商環境試金石。 下一步,社旗法院將進一步對標營商環境評價指標,提升訴訟服務品質,創新工作舉措,強化產權司法保護,發揮專業化審判優勢,全面優化各項工作機制,為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公正、高效、便利的高質量司法供給。
編輯 苗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