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宋紅勝 實習生 金萍 通訊員 劉吉磊
在位于商丘市的河南海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海琦環保)廠房里,被廢棄的一次性筷子經過處理,搖身一變成了活性炭,可應用于污水過濾。椰子殼、咖啡渣、作物秸稈……這些身邊不起眼的“垃圾”,都成了“寶貝”,被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和生產生活中。
12月1日,河南師范大學與海琦環保攜手,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教育創新培養基地”和“本科生專業實習基地”,校企合作,助力“雙碳人才”落地。
“本次合作將在本科生專業實踐實習、研究生教育創新培養、博士后科技創新應用研究三方面進行全方位深度融合。”河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梅憲賓介紹,該校環境學院是目前河南省唯一的環境類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全職教職工96人,其中雙聘院士2人、國家杰青和長江學者2人、青年千人計劃1人。
“‘雙碳人才’不能光會紙上談兵,一定要走到實踐的廣闊天地去摸爬滾打,既能長見識、增本領,又能服務企業、轉化成果。”梅憲賓說,校企聯合的形式將為企業提供更高的發展平臺,為河師大研究成果的迅速轉化提供良好的孵化條件,同時為高校科學技術創新提供實踐和落地的大好空間。
海琦環保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專業的全球性環保集團公司。通過多年的大膽創新和實踐,海琦在環保固廢和智能綠色生態農業等領域已經取得多項國際認證和國內行業的認可,并申請超過100多項知識產權,已在全球建設2000+項目案例,全球擁有22家海外分支機構,產品已經出口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了全球2000家以上客戶。
“開發適應性強,高效潔凈的垃圾處理技術是解決城市垃圾問題的關鍵,也是世界各國發展垃圾處理技術的趨勢。”海琦環保總經理蘇奇說,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有很多缺陷,如垃圾填埋占用大片土地,堆肥處理量小且效率低,焚燒易產生二次污染等等。該公司研發的垃圾熱解技術在實現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同時,能有效克服垃圾焚燒產生的尾氣污染問題,廣受市場好評。同時,在此基礎上研發的分布式能源站,可以在處置廢棄物的同時將產生的能源轉換成優質的電能和熱能。實現了垃圾就地解決無需轉運,大大降低了垃圾的處理及運行費用。
“期待河師大環境學院年輕一代的優秀學者及科學家們,將最優秀的科研團隊力量注入到海琦環保,攜手打造綠色地球村。”蘇奇說。
編輯 苗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