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肖風偉 通訊員 劉力娜
為保護水生生物生態環境,恢復魚類種群,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近日,信陽市潢川縣水產局漁政執法人員和志愿者來到魏崗鄉鄧店橡膠壩小潢河中華鱉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開展公益訴訟增殖放流活動。
此次投放魚苗近30000尾,種類有草魚、白鰱、花鰱,購買資金來源于由縣人民檢察院提起訴訟,由縣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判決的公益訴訟案件中1名非法捕撈水產品被告人李某某交納的6732元生態補償修復資金。
活動現場,縣水產局工作人員以及志愿者共同將草魚、花鰱、白鰱等魚苗投放進小潢河中。
此前,李某某在禁漁期及禁漁區使用電力打魚等國家明令禁止采用的損害水產品資源正常繁殖、生長的方法進行非法捕撈,嚴重影響和破壞了水生生物生態環境,在其實施違法行為時被當場抓獲。近期,潢川縣檢察院依法對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在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同時,責令非法捕撈者出資購買魚苗投放,承擔生態修復義務。這種“以補代罰”的方式,既讓被告人受到了懲罰,又使破壞的生態得到修復,充分發揮了在目前該縣嚴厲打擊電、偷、毒魚等破壞漁業資源行為的大環境下,水產局及公、檢、法機關在懲罰犯罪、保護水生生物環境資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重要作用。
電打魚是五水共治的一顆“毒瘤”,帶來的不良影響不言而喻。潢川縣水產局一直以來對電打魚等非法捕撈“零容忍”,持續在全縣范圍內嚴厲打擊電魚、炸魚、毒魚等行為,以及在禁漁區、禁漁期的捕撈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強力改善漁業生態環境,加強漁業資源保護。
編輯: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