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宋紅勝 實習生 金萍 通訊員 王晨光
來自長垣市的詞作家劉倉義,多年來深入基層,把對故土的熱愛、對家鄉的情懷融入文學作品中,積極創作出多篇謳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當代人民幸福生活的原創詞。作詞之外,他不忘反哺家鄉,經常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幫助孤老貧困殘疾人員。近日,劉倉義被《中國人才報》等單位授予“時代楷模愛心中國德藝雙馨詞作家”榮譽稱號。
inkMacSystemFont; font-size: 17px; text-align: center;" alt="" />
【從教師到商人,他始終銘記“文學夢”】
劉倉義出生于長垣市丁欒鎮大沙邱村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漫天黃沙、遮云蔽日”“十里見不著瓦屋,春天喝不上糊涂,小伙娶不上媳婦”,是他童年的真實寫照。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童年的劉倉義長得瘦瘦小小,性格內向,但格外喜歡寫寫畫畫。
1982年,高中畢業的劉倉義分配到農村小學任民辦教師,一邊教學,一邊進修學習。1990年,從教8年的劉倉義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下海經商。在外十多年來,他辛苦努力,終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6年劉倉義任河南新浦建設集團鶴壁項目部經理,2008年任阿根廷長潤莊有限公司副總,同年8月份又任河南省海外聯誼會理事。
雖在商海打拼,有了一定的成績,但在他心中一直有一個“文學夢”,這個“夢”里飽含他對家鄉的愛、對祖國的愛、對故土的愛。為此,盡管每天四處奔走,盡管工作忙碌,可是他卻從來沒有放下過手中的筆。
他用筆寫心中的情懷,寫對家鄉的眷念,寫對未來的渴望。2012年,劉倉義小說處女作《村姑》完成并刊發,自此,劉倉義創作的熱情更加高漲。同年,他榮獲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學院先進文藝工作者、特邀學員,還發行了十幾首原創歌曲。這其中軍歌《心在軍營》被火箭軍文工團導演潘耀老師選中,在中央歌劇院演唱;《廉潔奉公歌曲》《扶貧好書記》為省五個一工程選用歌曲。
2017年11月27日,在鄭州市第三屆群眾文化藝術節——“《鄭州聲音》首屆原創歌曲大賽”中,劉倉義創作的《廉潔奉公》 和《紅船》榮獲“優秀獎”;2018年5月,在文化部兩庫一館北京開幕式上,作為來自最基層的文藝創作者,劉倉義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藝術人才”。
【奏響扶貧“好聲音”】
不管是生意還是文學創作,劉倉義都獲得了不俗的成績。同時,他依舊惦記著家鄉的發展和家鄉的困難群眾。2018年7月他特意回到家鄉,依托“百企幫百村”活動,經常吃住在分包的長垣縣丁欒鎮打蘭寨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為村民做點好事、做點實事,是我的心愿,也是對自身的教育和激勵。”劉倉義說。通過一年的包村扶貧,看到了第一書記肩上的責任和工作的苦衷,一個個扶貧人物在腦海中顯現,讓他產生了新的創作靈感,歌曲《扶貧好書記》,報告文學《貼心人》相繼問世。特別是報告文學《貼心人》榮獲河南省廣播電視大大賽二等獎,多家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2019年10月,在河南省禹州文化節上,劉創義創作的《扶貧好書記》、《廉潔奉公》榮獲“金獎”,同年11月獲河南廣播電視大賽三等獎。
“生我的這方熱土,我為你無比驕傲,崇文厚德,杏壇風騷君子故里五千年輝煌長垣兒女,前赴后繼 ,天耀長垣,明天更美好。……”就像劉倉義作品中描繪的那樣,他把自己的愛獻給了長垣這片土地,表達了一個黃土地兒女對家鄉的拳拳深情。 (編輯 施尚景)
來自長垣市的詞作家劉倉義,多年來深入基層,把對故土的熱愛、對家鄉的情懷融入文學作品中,積極創作出多篇謳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當代人民幸福生活的原創詞。作詞之外,他不忘反哺家鄉,經常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幫助孤老貧困殘疾人員。近日,劉倉義被《中國人才報》等單位授予“時代楷模愛心中國德藝雙馨詞作家”榮譽稱號。

【從教師到商人,他始終銘記“文學夢”】
劉倉義出生于長垣市丁欒鎮大沙邱村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漫天黃沙、遮云蔽日”“十里見不著瓦屋,春天喝不上糊涂,小伙娶不上媳婦”,是他童年的真實寫照。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童年的劉倉義長得瘦瘦小小,性格內向,但格外喜歡寫寫畫畫。
1982年,高中畢業的劉倉義分配到農村小學任民辦教師,一邊教學,一邊進修學習。1990年,從教8年的劉倉義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下海經商。在外十多年來,他辛苦努力,終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6年劉倉義任河南新浦建設集團鶴壁項目部經理,2008年任阿根廷長潤莊有限公司副總,同年8月份又任河南省海外聯誼會理事。
雖在商海打拼,有了一定的成績,但在他心中一直有一個“文學夢”,這個“夢”里飽含他對家鄉的愛、對祖國的愛、對故土的愛。為此,盡管每天四處奔走,盡管工作忙碌,可是他卻從來沒有放下過手中的筆。
他用筆寫心中的情懷,寫對家鄉的眷念,寫對未來的渴望。2012年,劉倉義小說處女作《村姑》完成并刊發,自此,劉倉義創作的熱情更加高漲。同年,他榮獲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學院先進文藝工作者、特邀學員,還發行了十幾首原創歌曲。這其中軍歌《心在軍營》被火箭軍文工團導演潘耀老師選中,在中央歌劇院演唱;《廉潔奉公歌曲》《扶貧好書記》為省五個一工程選用歌曲。
2017年11月27日,在鄭州市第三屆群眾文化藝術節——“《鄭州聲音》首屆原創歌曲大賽”中,劉倉義創作的《廉潔奉公》 和《紅船》榮獲“優秀獎”;2018年5月,在文化部兩庫一館北京開幕式上,作為來自最基層的文藝創作者,劉倉義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藝術人才”。
【奏響扶貧“好聲音”】
不管是生意還是文學創作,劉倉義都獲得了不俗的成績。同時,他依舊惦記著家鄉的發展和家鄉的困難群眾。2018年7月他特意回到家鄉,依托“百企幫百村”活動,經常吃住在分包的長垣縣丁欒鎮打蘭寨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為村民做點好事、做點實事,是我的心愿,也是對自身的教育和激勵。”劉倉義說。通過一年的包村扶貧,看到了第一書記肩上的責任和工作的苦衷,一個個扶貧人物在腦海中顯現,讓他產生了新的創作靈感,歌曲《扶貧好書記》,報告文學《貼心人》相繼問世。特別是報告文學《貼心人》榮獲河南省廣播電視大大賽二等獎,多家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2019年10月,在河南省禹州文化節上,劉創義創作的《扶貧好書記》、《廉潔奉公》榮獲“金獎”,同年11月獲河南廣播電視大賽三等獎。
“生我的這方熱土,我為你無比驕傲,崇文厚德,杏壇風騷君子故里五千年輝煌長垣兒女,前赴后繼 ,天耀長垣,明天更美好。……”就像劉倉義作品中描繪的那樣,他把自己的愛獻給了長垣這片土地,表達了一個黃土地兒女對家鄉的拳拳深情。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