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廣東農村、剛剛中專畢業的梁智濱,為中國捧回2017年世界技能大賽首枚金牌,而他參賽的項目則是——砌墻。“搬磚砌墻也能成為世界冠軍?”在網絡上,這是許多人的第一反應。(見11月1日《中國青年報》)
技能是謀生之本,似乎稀松平常,但技能到了極致,就是無人能敵的絕活。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就如梁智濱砌墻砌出來的金牌,乃至這次技能大賽上的每一塊獎牌,都飽含著心血和汗水,也浸透著對職業的執著和熱愛。從北京百貨大樓售貨員張秉貴的“一口清”“一抓準”,到售票員李素麗的“活地圖”,再到寧波環衛工人徐輝,掃地掃出一套融匯著物理學、統計學和心理學的“徐式掃地法”,印證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老話。技能于個人,是一種品位,而技能的進步程度,則體現著社會的文明水平。
應該看到,盡管現在許多工人多少也都有一技之長,但大部分“手藝”的技術含量,卻已經難以適應當下生產和服務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的要求,許多普通工人盡管干得很辛苦,起早摸黑,但薪酬并不高,而高水平技術工人的緊缺,已經成為制約不少企業轉型升級的瓶頸。培養更多的“技能大師”,無疑將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技術的支撐。當更多如“砌墻冠軍”梁智濱這樣的“技能大師”脫穎而出,不僅可以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也將大大推進經濟社會新的飛躍。(錢夙偉)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