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頂山市舞鋼市紅山街道堅持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為導向,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抓手,扎實開展“三清”工作,結合各村實際,圍繞鄉村振興整體發展規劃,發動群眾集思廣益征集“妙招”,全面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環境質量,為鄉村振興提“顏”增“色”。
變“廢”為“寶”,打造別致創意小景。走在紅山街道的村莊當中,時不時便能見到各類創意景致,如王大苗村的多彩大缸、花壇水景,小劉莊村的石頭護坡、石頭花壇,喬莊村的線桿路肩,閆樓村的磨盤小景等等……一處處小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也為村莊增添許多色彩與生機。
在“三清”過程中,紅山街道始終堅持“花小錢,辦大事”的工作理念,充分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采納群眾意見,采取變“廢”為“寶”、就地取材、就勢造景的方式,重新煥發廢舊雜物的“用武之地”,營造出別有一番風味的獨特鄉村風景線。
變“看”為“干”,宣傳發動全民參與。在紅山街道“三清”工作當中,到處可以看到群眾參與的身影。群眾從開始的被動觀望到主動積極參與,這中間離不開街道和各村的廣泛宣傳發動。充分利用流動宣傳車、“大喇叭小喇叭”、微信群等載體,通過播放宣傳音頻、下發整改通知書、發放宣傳彩頁、張貼宣傳標語、懸掛宣傳橫幅、繪制墻體噴繪宣傳標語、開展黨員志愿者服務等方式,宣傳發動轄區群眾參與到“三清”當中。
特別是“三清”宣傳頁的發放,在發放方式上,依托紅山街道的微信、抖音、美篇等賬號,將電子宣傳頁和宣傳視頻在轄區5個村26個村民組的群眾微信群轉發。紙質宣傳頁通過各村入戶發放,累計發放2000余份,下發整改通知單600余份。讓“三清宣傳頁”坐上直達群眾手邊的直通車,這樣一來,真正做到“三清”政策群眾應知盡知,創建良好的“三清”工作氛圍。
變“罰”為“獎”,巧用評選激發熱情。結合“五治融合,積分定優”、星級文明戶、最美庭院和五美健康家庭評選活動,利用評選活動以獎代罰,調動和激發群眾積極性、參與度和主體作用,增強群眾主人翁意識,讓群眾成為“三清”工作的主體。
紅山街道通過樹立榜樣模范,帶動全體群眾養成保護生態環境和良好的衛生習慣。逐步形成街道全體群眾共同參與,共同治理,共同維護的氛圍,達到長期維護“三清”工作成效的效果,確保整治不反彈,實現長效鞏固,推動村莊環境治理常態化、制度化、持續化。
編輯:李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