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走進河南省固始縣段集鎮棠樹崗村,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眼前一亮”,返鄉的大學生志愿者們身著紅馬甲,用手中的畫筆,選圖、鉤形、上色、精修……描繪出一幅幅以人居環境美麗風景。
腳下干凈整潔的鄉村道路,路兩旁紅色的人行步道讓人仿佛到了城市中的休閑公園。遠遠望去,不遠處的亮山云霧繚繞讓人心曠神怡。
黨員群眾齊心協力,鎮村面貌一天一個樣
“鎮里花了大力氣進行環境整治,現在街區大變樣,車輛停放規范了,商戶不占道經營了,街道也變得干凈整潔了。”在棠樹崗村文化廣場,棠樹崗村干部胡發理介紹說。
經了解,段集鎮在人居環境整治中注重抓住治理關鍵,以“定路長、定榮譽村長、定網格管理體系、定獎懲激勵機制”等“四定五評”為抓手,通過定人、定責、定網格,精細人居環境管理網,讓城鄉人居環境“顏值”倍增。
“剛開始以為人居環境很好干,就是打掃衛生、撿撿垃圾,但隨著鎮里開展‘五項評選’活動,群眾都爭著把自家房前屋后掃干凈,爭取多拿鎮里獎項,這樣群眾既能得到實惠,臉上也有光。”趙營村支部書記彭懷說道。
“沒整治以前,在村里逛逛都沒啥看頭,家家戶戶門前都是柴草堆,都沒法看。現在好了,房前屋后都干凈了,環境變優美了,水清草綠,特別是村口用竹子建了個小公園,茶余飯后都喜歡去里面走一走。”看著村里剛建的小游園,童廟村村民劉正軍高興地說。
為了讓廣大群眾在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中看到美、嘗到甜、心里樂,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該鎮制定了評“衛生先進戶”、“五美庭院戶”、“優秀網格長”、“優秀保潔員”、“先進村民組”等“每周一評選,半月一表彰”的“五項評選”機制,掀起了黨員群眾、志愿者共同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高潮。
“‘四定五評’活動開展以來,廣大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主人翁意識和熱情增強,全鎮呈現出互學互比、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目前,段集鎮已形成干群同心合力的工作局面,鎮村面貌一天一個樣,半月大變樣。”段集鎮鎮長劉永剛說。
借助人居環境整治,發展“農文旅”相融合的鄉村游
在姚老家村村集體經濟優質油茶品種示范園內,段集鎮黨委書記馬松剛正帶著群眾參觀示范園。
談及人居環境整治,馬松剛介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篇大文章,段集鎮以鄉村振興發展規劃為指引,堅持黨建引領、注重產業融合、保持生態宜居、倡導文明鄉風、提升治理能效,爭取在鄉村振興這個大命題上交出高分答卷。
據了解,段集鎮持續在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出新招、闖新路、攀新高,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將美“面子”和強“里子”一起打造,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向縱深推進。
借助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契機,推動以齊山村為軸心輻射附近廟山村、釣魚臺等三個村發展“農文旅”相融合的鄉村旅游,加速實現“五美庭院”全覆蓋。充分利用居民房前屋后的空地、舊磚瓦、廢酒瓶等砌成創意花壇,鎮村統一發放花草苗木,群眾自愿領養,打造建設群眾樂享其成的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小游園等“四小園”;以“企業+村集體+農戶”的模式,進一步推廣發展油茶種植產業。發展老家村、廟山村、下樓村、窯溝村等七個村油茶種植8000多畝,新增1300余畝,改造老油茶1000余畝,帶動附近群眾就業179人。開展全鎮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不僅讓鄉村“顏值”更高、“氣質”更佳了,更提升了群眾宜居生活的幸福指數,使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逐步實現從美“面子”到強“里子”的嬗變。
(編輯 王紅春 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