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廖濤 王智
1月23日,在外南召籍網友“珊寶貝兒”登錄南召縣政務服務和大數據中心微信公眾號“丹霞南召”,打開疫情防控專欄點擊“政策須知”后,自動彈出南召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各類人員入召返召管控措施”詳細閱讀后,又瀏覽“溫馨提示”,登錄查看“返鄉報備”、“回鄉確認”,留言表示:“雖然我在低風險地區務工,健康碼為綠碼,我也很想念家鄉的親人,但是我積極響應當地政府和家鄉的號召,非必要、不返鄉,留在當地過新年,不給家鄉添麻煩!”
1月18日,由南召縣政務服務和大數據中心委托中科曙光城市云計算中心定制的“南召縣返鄉人員信息報備系統”上線后,入召返召人員在手機上實時查看南召縣疫情防控政策,及時調整自己個人行程和歸程計劃。截至目前,在外南召人員關注“丹霞南召”12477人次,7165人已經填報返鄉信息。
“打開這套信息填報系統就是‘最強大腦’,映入眼簾的是返鄉報備、回鄉確認兩個版塊,通過它們縣、鄉、村三級可以即時掌握在外人員返鄉動向,提前做好預判和管控準備。整個信息填報系統畫面簡潔明了,操作方便快捷,啟用以來,受到在外老鄉廣泛好評。”南召縣大數據中心總工程師王子龍介紹說。
源頭精準管控,切斷傳播途徑,是疫情防控的治本之策。南召縣綜合運用計算機技術、大數據平臺、移動通訊手段,整合各方力量,多方聯動實現數據共享,為疫情防控打出了一套“數據組合拳”。借鑒外地先進經驗,由縣政務服務和大數據中心牽頭,由中科曙光企業擔綱,研發入召返召人員登記系統,模塊設置了“返鄉報備”和“回鄉確認”兩個版塊內容,讓縣、鄉、村三級即時掌握在外人員返鄉動向,提前做好預判和管控準備,做到返鄉報備、信息排查、人員管控等環節相互支持、相互印證、無縫對接、信息共享。
“春節將至,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我們倡導在外的南召老鄉非必要、不返鄉,留在當地過年,通過電話或微信與家人、親人聯系溝通、拜年問候。”在南召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調度下,鄉村網格員和信息排查部門積極利用微信、短信等形式,向所有在外人員精準發送溫馨提示,告知家鄉疫情防控政策,動員在外人員站在疫情防控全局和自身家庭健康的角度,慎重安排春節行程,勸導留在當地過春節。據統計,15個鄉鎮網格信息員成功勸導在外人員10100余人次,移動通訊部門共向在外人員發送勸導信息4萬余條。
“您好,我們是城關鎮疫情防控志愿者,請您和您的家人掃一下健康碼和行程碼。”1月23日,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奔走在南召縣城關鎮民主社區的大街小巷,挨家挨戶上門組織居民掃碼,全面摸查疫情信息。
南召縣充分發揮行程碼、健康碼的快捷防疫作用,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全員雙掃碼”行動。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15個鄉鎮組織在本轄區居住的所有人員進行掃碼活動;102個縣直單位負責組織本部門管理的所有人員及家庭成員進行掃碼;各市場主體對進入超市、商場、賓館等重點公共場所的所有人員進行掃碼,發現紅黃碼人員就地封閉、監管,并立即向縣疫情防控指揮部進行報備、采取相應管控措施,實現全流程閉環管理。不同責任主體各行其職、各負其責,實現所有在召居住人員掃碼全覆蓋,有效澄清風險人員底數。截至目前,南召縣開展兩輪“全員掃雙碼”活動,掃碼人員381677人,掃出紅碼23人,黃碼570人,均已嚴格落實相應的管控措施。
南召縣以鄉鎮工作人員、村組干群、志愿服務者為主體,組織1670名鄉村干部組成鄉村信息排查隊伍,以全科綜合網格化管理為工作體系,拉網式排查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和關聯區域人員信息,做到軌跡清、人數清、位置清、管控情況清,將落地排查的信息及時反饋,阻斷疫情傳播鏈條。截至目前共排查入(返)召人員信息22281條,南召籍在縣外人員信息56020條。精選政治素質高、頭腦靈活、精通計算機應用的人員充實縣級信息排查力量,在每天鄉村上報人員信息的基礎上,建立入(返)召人員、南召在外人員兩個信息庫。隨時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快速篩選相關地區人員信息,科學防疫、精準定位、迅速處置,為疫情防控機制高效運行提供基礎保證。
“臨近春節,返鄉過年的群眾越來越多。為實現‘四個零’目標,我們充分發揮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智能優勢,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分析技術充分掌握返鄉人員的相關數據,從多維度、多層面對返鄉人員數據進行分析,幫助政府及時掌握人員信息動態,做到快速采集、實時分析、精準上報,節省了人力物力,為我們科學防疫筑牢‘防火墻’。”南召縣委書記方明洋說。
編輯 苗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