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把農業生產化當作富民強鎮的“壓艙石”、“定盤星”,緊牽產業振興“牛鼻子”,注重在拓寬群眾收入來源上狠下功夫,通過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帶動二、三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在鎮內就業,夯實了鄉村振興基礎,走出了“接二連三”的農業產業化新路子。
(圖為有機黃金梨)
博望鎮立足農業大鎮特點,把調強、調優農業結構作為產業振興的主要抓手,圍繞有機黃金梨、精品月季、溫棚蔬菜、良種葡萄四大特色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疊加式發展。
推動一產興。在四大特色產業拓展升級上作文章,通過園區規劃、土地流轉、重點扶持、科技注入,全鎮有機黃金梨發展到2.2萬畝,畝均年效益突破2萬元。精品月季發展到1.6萬畝,李良莊、沙山、棗園、白河等12個村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畝均年收入3萬多元。溫棚蔬菜擴展到14個村,總面積1.1萬畝,2021年畝收入突破5萬元。其中,尚莊村種溫棚蔬菜300多棚,占三分之一的戶靠溫棚致富。以陽光玫瑰為主的良種葡萄總面積突破5000畝,每畝最高收入8萬多元。
(圖為精品月季)
實現二產旺。博望黃金梨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特色農產品,近兩年,博望鎮以拉長產業鏈條為目標,興建冷藏保鮮庫380座,發展紙箱廠、紙袋廠、梨套廠、梨膏廠等企業17個;以殘次葡萄為原料,辦起葡萄酒廠3個。從而加快了產品就地轉化增值,延伸了產業鏈條,增加群眾收入,梨農所需的生產、包裝材料就近就可買到。
促進三產強。黃金梨、月季、蔬菜等在生產、銷售等環節需要大量的人力、機械等,該鎮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大戶+農戶”等方式,吸收當地上萬名勞力就近就業,有300多農民在當上了購銷“經紀人”,鎮里還牽頭讓400多個擁有運營車輛的農民聯合組建運輸公司,運進農民必須的化肥,種子,農藥等,運出生產的各類農產品,把生產銷售過程中產生的流通收益留在了當地,培育壯大了市場經營立體,加快了農副產品從田間到工廠再到市場的無縫對接。
(圖為溫棚蔬菜)
如今,博望鎮形成了“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接兩端”的格局,“接二連三”的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有效加快了農業轉型升級,推進了農業高質量、立體化發展。目前,全鎮共有“一村一品”示范村26個,前荒村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評為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黃金梨產品連年受到有機果品認證,精品蔬菜、良種葡萄獲評“無公害”農產品稱號。
(編輯 王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