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請您掃一掃行程碼、健康碼、中原碼,并配合測溫,謝謝。”1月25日,在焦作市山陽區(qū)東方紅街道廣場社區(qū)(以下簡稱焦作市廣場社區(qū))市委北院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卡點,兩位身穿志愿者紅馬甲、戴著“疫情防控”紅袖標的老人一邊出示掃碼碼標牌讓對方掃碼,一邊小心翼翼地給通過卡點者測溫,他們就是焦作市廣場社區(qū)聞名遐邇的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一線“夫妻檔”李維蘭和薛賢。
圖為李維蘭和薛賢在防疫卡點執(zhí)勤
現(xiàn)年69歲的李維蘭是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封丘縣流光鄉(xiāng)小李莊村人,1995年從焦作市電纜廠退休后,熱心公益的她便加入了愛心志愿者行列。李維蘭敬老孝親,用一點一滴的實際行動詮釋大愛。2016年,李維蘭在中央文明辦開展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被評為“中國好人”,其家庭也在2019年被評為焦作市“最美家庭”。2020年,由于其防疫志愿者的突出表現(xiàn),李維蘭還獲得了焦作市最美基層戰(zhàn)“疫”人稱號。
2022年1月初,焦作市剛剛進入新冠疫情防控設置防疫檢測卡點階段,李維蘭、薛賢這對夫妻就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跑到廣場社區(qū)主動請纓,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隊伍,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為李維蘭在防疫卡點測溫
除了防疫志愿者的身份外,李維蘭還是一名愛心捐助者,月餅、面包、饅頭、點心、錢,這些東西時常被李維蘭捐助給各個防疫卡點的志愿者或者身處困境、需要幫助的各種困難人群。
“人在難處幫一把,我最不能看到老年人身處困境、孤獨無助的樣子,每次見從我家門前走過步履蹣跚的老人時,總會想起自己的父母……”說到此處,李維蘭抽了抽鼻子,不由得用手背抹了抹眼角兒。
李維蘭的愛人薛賢是一名有著53年黨齡的老黨員,現(xiàn)年73歲,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封丘縣馮村鄉(xiāng)東王村人。有過部隊炊事員以及焦作市委食堂廚師、面點師經歷的薛賢酷愛美食,尤其在糕點、點心方面技藝高超、匠心獨運。退休后的薛賢仍不輟勞作,購買專業(yè)設備,專心制作面包、糕點、點心等,售賣給那些喜歡他手藝和口味的人。
疫情防控就是命令。防疫卡點剛一設置,薛賢就和愛人一起奔赴社區(qū)當起了志愿者,用薛賢的話講“疫情防控就是戰(zhàn)場,戰(zhàn)場上黨員就應該沖鋒在前。”此外,把“幫助別人就是快樂自己”當作座右銘的薛賢早就把“助人為樂”和“志愿者”等同了起來,因此,每次卡點執(zhí)勤,薛賢臉上總是掛著淺淺的微笑。讓薛賢最為高興和難忘的就是2021年七一前夕,其收到的中組部配發(fā)的光榮在黨50年的那枚紀念章。
圖為薛賢在防疫卡點展示掃碼牌
薛賢有著“較真兒”的習慣,即便成為志愿者也不曾改變。1月14日,薛賢在防疫卡點值班時,一外來的中年男子稱要找人,在掃碼測溫后填寫了記錄后就要通過。細心的薛賢檢查對方填寫記錄時發(fā)現(xiàn),其填寫的身份證號少了一個數(shù)字,于是馬上攔住對方,指出錯誤。等到對方再次正確填寫后,才予以放行。
對于李維蘭、薛賢這對兒防疫一線“夫妻檔”,焦作市東方紅街道廣場社區(qū)書記劉新芳認為,他們是不怕危險,勇于和敢于沖在防疫抗疫一線的人,是最有熱情和激情的人,是懂得無私奉獻的人,用一句話表述就是“老驥伏櫪志千里,激情滿懷不停息”,值得大家好好學習。
關于未來,李維蘭告訴記者,她希望自己能夠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和愛人一樣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同時,李維蘭和薛賢都希望,疫情早點過去,祖國早日富強!
(編輯 王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