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南陽市臥龍區梅溪街道聯合區綜合執法局鐵腕整治“雙違” 打通“堵點”,依法對廣場南街巷和新華城市廣場周邊沿街326家門店延伸部分進行拆除,騰出2700余平方米還路于民。
臥龍區梅溪街道將清潔城市美化家園 1050 專項攻堅行動作為檢驗“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成效的重要載體,將網格化、 法制化、人性化、常態化運用在拆除違建方面實現新突破,曾經的“攔路虎”“眼中釘”化為園林美景,百姓點贊。
“網格化”體系促進“高效拆”。梅溪街道將違法建設防治“陣地”前移,通過“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等手段,精準構建轄區違建“一張圖、一本賬”,探索出“網格化治違”工作模式。利用網格化工作平臺,發揮網格員巡查職能,快速查處違法建設;依托街道 1050 指揮系統的執法力量,
對轄區地面、立面、空間實施全覆蓋、全方位、立體化、高標準的拆違整治,拆除違規廣告牌 200 余處面積 1200 余平方米,拆除違規亭棚 31 個 800 余平方米,助推十大專項攻堅取得實效。
“法制化”理念促進“公平拆”。梅溪街道拆違得以順利推進,依法依規是生命線,堅守政策底線,通過各種渠道傳遞一個信號:堅決依法拆違,杜絕暗箱操作,以法治化理念破解拆遷中的各種難題,做到公開、公正、公平、透明,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聲音說話,把細節“曬在陽光下”,文化宮中街區域拆違中民房、公建單位一起拆,30 多年的違建徹底清除,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擁護。
“人性化”執法促進“和諧拆”。梅溪街道秉承“拆違有力度、溝通有溫度”,將群眾利益最大化,因地制宜實行“一案一策”,實現拆違不拆心。一方面營造人人知曉政策的輿論環境,宣傳中不怕“磨破嘴”,把政策宣傳貫徹拆違全過程;另一方面積極引導和說服違建戶自行拆除,下達自行拆除通知書,給出充分準備時間,動員中不怕“跑斷腿”,實現了一半的違建由業主主動自拆。
“常態化”監管促進“持續拆”。梅溪街道敢于動真碰硬,在“破”與“立”之間求突破,創新“拆+建、拆+綠、拆+美”模式,堅持拆除違建與規劃設計同步進行,努力打造“一街一文化,一巷一特色”。八一路沿線公建單位通過拆墻透綠提升了道路綠化;圍繞裕華商城、新華城市廣場等重點區域補栽綠植實現了連片提升;文化宮街在違建拆除后將分三步走實施全面改造提升。梅溪街道有決心和勇氣持續向“深水區”挺進,整治“住改商”“公改商”等違建已經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