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臥龍大地,一派火熱的建設景象。日前,走進南陽市臥龍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南陽福通實業有限公司中歐智能醫療及光電創新創業產業園項目的施工工地,各種施工車輛來回穿梭,施工人員緊張有序,兩座標準化廠房和兩座研發中心樓拔地而起,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正是優越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生產要素保障,使得福通實業有限公司在臥龍落地生根,不斷發展壯大。
臥龍區始終把產業培育作為加快高質量高效率跨越發展的重要支撐,加強項目建設用地保供,為企業提供優質融資服務,積極解決企業用工需求,切實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要素保障難題,當好企業的“金牌店小二”,全區項目建設整體工作進展有序。
“開源節流”保障土地供給。臥龍區對項目用地,實行統一儲備,凈地供應,新增建設用地優先用于新引進的工業項目和傳統骨干企業擴大規模新上項目。目前,臥龍區供應存量建設用地6宗255畝,去年9月29日開工的總投資20億元的建業集團南陽獨山田園綜合體項目就是采取凈地出讓。同時對重點針對集聚區內長期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違規亂建的僵尸企業,研究制定了退出機制,騰籠換鳥,共盤活低效企業用地4家485畝,騰退低效使用標準化廠房企業11家2.8萬平方米,新引進企業13家。
創新融資渠道破解融資難。臥龍區積極推進政企、銀企對接,疏通企業融資渠道;設立轉貸引導基金,切實解決企業貸款“過橋”問題。目前,已有榮陽實業、金牛彩印等30余家重點企業通過使用資金池,幫助解決應急還貸資金3億多元;用好購建貸、建租貸,盤活國有經營性資產,積極完善王村污水處理廠、蒲山污水處理廠、石橋污水處理廠、標準化廠房、學校、醫院等國有經營性資產等土地手續,強化運用購建貸、建租貸等金融工具,破解融資難問題。
龍騰行動保障人才用工。臥龍區創新方式,深入實施“諸葛英才計劃”龍騰行動,創新人才政策,積極與工院、理工學院、師范學院等院校加強合作,每年為臥龍區輸送技術工人800多人,同時,發揮鄉賢作用,建立編制統籌調配和動態調整機制,推動機構編制資源向重點工作領域、人才領域傾斜,千方百計引才、育才、用才、留才。該區為樂凱華光、中光學集團全職引進武漢大學博士1名、博士后1名,組織企業開展培訓1.1萬余人次,在先進制造業開發區與河南工院聯合建立榮陽產業學院、裝備制造(榮陽)產業學院,推動產教深度融合。(編輯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