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剛過,天氣尚未完全轉暖,可到平頂山市魯山縣趙村鎮上湯村參觀的人絡繹不絕。走進上湯村,民居整齊氣派,村道干凈如洗,村部廣場上弦樂陣陣、舞影翩翩,一幅美麗鄉村畫面映入眼簾。
“過去我們村臟亂差,之所以發生這樣脫胎換骨式的變化,首先得益于干部發揮了帶頭作用,有活兒大家比著干,捐錢時村干部都捐了1000多元,全村黨員、干部的家都率先創成了‘五星文明戶’。”上湯村黨支部書記徐志國介紹,在魯山縣開展的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中,該村先后成功創建為河南省鄉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生態村、平頂山市衛生村、平頂山市文明村和魯山縣美麗鄉村。
去年9月以來,魯山縣以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載體,動員全縣上下深入開展以治理亂堆亂放、亂倒亂扔、亂搭亂建等“六亂”和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溝、清違建、清雜物、清殘垣斷壁“六清”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活動,充分發揮鄉村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和引領示范作用,以能力作風的大提升推動環境大改善,以環境改善的實際成效檢驗能力作風建設成果。上湯村的“蝶變”,正是該縣干部能力作風大提升的生動寫照。
魯山縣成立以縣委書記為第一組長的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工作專班,落實問題臺賬化、任務清單化、管理網格化、籌資多元化、推進制度化、考評常態化等“六化”措施,強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問題臺賬化。該縣以鄉鎮為單位,干部逐村、逐組、逐戶排查問題1184條,逐條進行整改。任務清單化。遵循“查、拆、清、建、管、驗”六步走的思路,每周下達整治工作任務清單。管理網格化。全縣以村、組為單元劃分管理網格,層層壓實責任。籌資多元化。在爭取政策支持資金修復河道、道路的同時,鄉村干部帶頭參加“一元錢衛生費”活動,帶動群眾踴躍參與整治活動。推進制度化。建立專班牽頭、鄉鎮主體、部門聯動、跟蹤督導和媒體監督的工作推進機制。考評常態化。結合“美麗小鎮、四美鄉村、五美庭院”創建,每月組織一次集中觀摩評比,對排名前6位的鄉鎮進行獎勵,連續三次以上獲得優勝單位的,將給予300萬元以上的項目資金支持。對示范帶動群體作用發揮情況進行專項評比,對農戶實行達標掛牌制度的同時,充分發揮村“兩委”干部、黨員、村民小組長、公職人員、鄉賢的帶頭作用,全縣已有1600余名鄉村干部率先創成“五美庭院”。
截至目前,魯山縣共籌集人居環境整治相關資金2000余萬元,整治亂堆亂放5320處、亂搭亂建581處,清理殘垣斷壁463處,清理塘溝河2035處,整治規范集鎮市場52個,整治廣告牌(欄)926個,整治“空心院”267個,栽植綠化樹29萬余株,520個行政村都一步步變得凈起來、綠起來、美起來、亮起來、好起來,打造了56個鄉村振興重點村、5條人居環境精品線路,43個行政村成功創建為省級、市級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
“我們將以干部能力提升、作風轉變為契機,全力打好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攻堅戰,像今年要完成新增戶廁改造1.43萬座,我們首先要求村黨支部書記扛起鄉村振興一線指揮者的責任,帶領村組黨員干部率先實施,以此帶動全村群眾積極參與。通過健全黨委政府推動、社會各界聯動、群眾參與主動的工作格局,讓越來越多的村莊呈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圖景。”魯山縣委書記劉鵬說。(編輯 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