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市管城區星火路小學,魏雙樓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他是一名教師,教過語文、數學、英語和體育,在一個畢業班班主任“撂挑子”的時候他頂了上去,把畢業班的孩子們安穩地送上升學。
他也是一名教師的老師,曾經的他在忙于自己教學、管理業務的同時,不厭其煩、細致入微地指導學校青年教師準備講課比賽。
這位師生共同的老師,是星火路小學的副校長,但他更愿意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去擔責、擔難、擔當。
全能教師樣樣精
歷數魏雙樓的教學生涯,語文教過、數學教過、英語教過,就連體育他也教過。
這一切,都源于他的擔當和負責。
“當時學校的教師有限,經常會有一些科目缺少教師。”魏雙樓回憶說,“語數外包括體育,都是學校需要什么老師,我就學習和成為什么老師。”
這份對學校對職業的責任心,在魏雙樓的工作中是一以貫之的。
也正如他所說的:“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不上前誰上前?只要學校需要,我就去教。”
他還記得,有一年學校一個畢業班上,一位代課老師兼任班主任,在學生們的重要關頭,那位老師突然離開了。
“這周跟學校說家里有事,過了個周末人就不再來了。”魏雙樓說。
眼見得這個班級的風氣亟需改善,孩子們的學習更需要一個負責的班主任引導,魏雙樓主動請纓,找到校領導申請由自己來帶這個班級。
“總要有人把這個班級帶好,我有這個能力也更有這個意愿。”魏雙樓說,“特別是我還是一名黨員,這是我的責任。”
接手這個班級后,魏雙樓迅速行動,一方面通過和個別調皮的學生深入談心,引導他們學習向上;一方面充分發動學生,和班干部、課代表、小組長一起凝聚合力,很快扭轉了班級的不良風氣。
“畢業的學生有回來看望我的,說感謝魏老師那時候能帶他們。”魏雙樓笑著說,“這都是一個老師該做的,沒啥說的。”
鼓勵學生有所愛有所長
在教學上,魏雙樓有自己的獨特小妙招,但一切的教學方法,都源自于他對學生真誠而細膩的關愛。
“我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好的。”魏雙樓說,“可能受到家庭、朋友的一些影響,表現出來一些不合群、不愿意溝通的情況。但越是這樣的孩子,越說明他本質上是可以通過教育來引導的。”
話是這么說的,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魏雙樓也是這么做的。
魏雙樓有一個學生,平時很文靜,不喜歡和別人交流。
“是一個挺內向的孩子。”魏雙樓回憶,“當時就想著怎么能打開這個孩子的心扉,讓他更加融入集體。”
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觸和了解中,魏雙樓發現,這個孩子雖然不喜歡交流,但他的畫很有特點,畫得很好。
于是,魏雙樓立即和孩子的媽媽聯系,勸孩子的媽媽支持孩子的愛好,讓孩子有所愛有所長。
“想著通過發掘和鼓勵他的興趣愛好,逐漸幫他樹立自信。”魏雙樓說。
后來,這個孩子的畫越來越好,也參加了一些交流比賽。
借助這個機會,魏雙樓在班級里給這個孩子舉行了一個小型的“畫展”,請這個孩子給大家展覽畫作,介紹每一幅畫背后的故事。
不僅如此,魏雙樓還給孩子寫了一封信,在班級里面念給他聽。
“孩子們要的更多的是理解和認同,只要用心去關懷,是可以和孩子們建立起心貼心的聯系。”魏雙樓說,這就是他理解的教育上所說的“用生命影響另一個生命,讓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讓教育的火種持續燃起
身為學校副校長,在悉心教育教學之外,魏雙樓還承擔了“青年教師”的教育和引導工作。
“教師行業也是一個‘老帶新’‘傳幫帶’的行業。”魏雙樓說,“一些教育和教學上的方法,有的是來自于經驗積累,需要多經歷多見識才能得到成長和鍛煉。”
得益于自己作為青年教師時受到過老教師的指點和關照,魏雙樓特別愿意將這份薪火相傳的感受傳遞給更多教師。
學校里青年教師比較多,迫切需要成長,尤其需要經驗豐富教師的引領。
魏雙樓經常找青年教師交流談心,關心他們的工作和成長,做到關懷備至、用心用情。
有一次,學校一位青年教師要參加一個觀摩交流課活動,第一次面對這么大陣仗的青年教師慌了神。
魏雙樓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和青年教師溝通交流,不僅持續跟蹤聽課、磨課,還在校內舉行試講磨課后,聯系外校幫助青年教師在陌生環境下講課,錄制好課堂視頻后逐段逐段地復盤分析。
此外,他還利用空閑和放學后組織教研組的老師們群策群力,一起磨課研討,不放過每一個細節每一處動作。
最終,在魏雙樓和所有教師們的一直努力下,觀摩課取得了巨大成功。
得知消息后,魏雙樓說:“感到由衷的高興和欣慰,這樣一來學校又多了一名有經驗的教師,青年教師本人也得到了成長收獲了成績。”
這就是魏雙樓,一位普通的黨員教師,沒有值得炫耀的經歷,沒有值得為人稱贊的功績,卻有著一顆熱愛孩子、熱愛教育的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