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我省在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內的城市總共有7個,而10月份這7個城市的PM2.5的月均濃度均同比下降明顯。環境保護部昨日公布了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10月份PM2.5月均濃度排名,我省的濮陽、鄭州、安陽(與鄭州并列第三)三城市躋身月均濃度榜(濃度由低到高)前三位。
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即“2+26”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山東省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河南省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
從改善幅度來看,17個城市PM2.5月均濃度同比下降,降幅排名前3位的城市為保定、北京和石家莊市,分別下降34.4%、32.1%和31.0%。而我省的安陽市平均濃度下降明顯,去年同期為67微克/立方米,今年則為51微克/立方米。
根據通報,“2+26”城市10月份PM2.5月均濃度范圍為45-83微克/立方米,平均為61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月均濃度較低城市的前三名依次是濟寧、濮陽、鄭州和安陽市(并列第3位);月均濃度較高的前3個城市依次是邯鄲、石家莊和邢臺市。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