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明城市創建出力添彩是每一個市民應盡的責任,我是‘鷹城大媽’我驕傲。”3月5日上午,在平頂山市湛河區“學雷鋒我行動”主題實踐活動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月啟動儀式上,“最美鷹城大媽”代表丁改芝的發言贏得了陣陣熱烈掌聲。
去年10月,湛河區開展“鷹城大媽”志愿者招募活動,鼓勵轄區50歲到70歲之間,身體健康,熱心公益事業的女同志加入“鷹城大媽”團隊,在村(社區)的統一管理下,參與文明新風宣傳、社情民意調查、矛盾糾紛調解、社會治安防控、創文創衛督查等工作,共同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文明城市創建貢獻力量。
現年61歲的丁改芝家住湛河區九里山街道李堂社區,9年前從神馬集團退休后,一直在社區從事志愿者活動。在她的影響下,該社區20余名常年和她一起從事志愿活動的退休阿姨集體加入了“鷹城大媽”團隊,在社區的統一安排,共同開展各類志愿活動。
為有效引導這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湛河區專門出臺了積分獎勵措施,有各行政村(社區)具體負責,定期根據積分,為“鷹城大媽”兌換禮品,開展集中表彰。“鷹城大媽”也可根據需求兌換等值的志愿服務。
在湛河區河濱街道的動員下,轄區各村堅持每月開展一次“鷹城大媽”表彰活動,由村兩委干部現場她們頒發榮譽證書。幾乎每次表彰活動結束,都會有一批群眾申請加入“鷹城大媽”團隊。不到5個月時間,河濱街道的“鷹城大媽”由100余人增加到了500余人。
這些“鷹城大媽”興趣愛好各不相同,但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熱心腸”。因為婆媳關系不和,今年1月,湛河區荊山街道梁李村一個80多歲的老太太吵嚷著要去敬老院,該村的“鷹城大媽”李素平過去擔任過“人民調解員”,得知情況后,她三番五次地上門做工作,最終解開了婆媳之間的疙瘩,讓這個兒媳婦也慢慢成了婆婆嘴里的“好閨女”。
“真是多虧了淑蘭她們,咱小區現在是看哪兒哪兒舒心 。”3月4日上午,湛河區南環路街道車站社區黨支部書記婁紀勇說。過去由于物業人員少,該社區的環境衛生一直上不去,自從該社區的“鷹城大媽”團隊成立后,以何淑蘭為首的志愿者主動承擔了社區樓道的衛生保潔和監督工作,一些不自覺的居民在她們的勸說下,改掉了垃圾亂堆亂放的壞習慣,整個小區的面貌煥然一新。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湛河區共有“鷹城大媽”5000余名,她們每天都以實際行動上演著各種各樣的暖心事,已成為文明城市創建的有效補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