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崔高陽 郭營戰
近日,在平頂山市汝州市臨汝鎮彥張村南側的青菜田里,穿著深口膠鞋的采摘工們正在彎著腰采摘青菜,小型貨車穿梭在田間道路上,將裝滿青菜的紅色筐子搬運上車拉出地塊后,再轉運到大型冷藏貨車上,直接發往廣州、深圳、香港等大都市。
經過3個多月的精心管理,臨汝鎮彥張村種植的800畝“中華白”優質大青菜進入了采摘上市期。“我們在河南省有30個蔬菜種植基地,彥張村是河南省最大的基地之一。今天是第一天采摘,總共上了120多名采摘工,全部是從貴州招聘過來的熟練采摘工,等大批量采摘開始后,還要使用當地的村民共同采摘。”正在地頭用報話機指揮調度的該基地負責人韋小忠向記者介紹說。
記者注意到,進入采摘季的“中華白”,長出10厘米高的帶莖青菜,嫩綠中泛黃,青翠欲滴。采摘工在剛剛噴灌后的菜田里穿著深口膠鞋,用手將帶莖的青菜從底部摘取,每一摞放入筐子前,還需要用鋒利的小刀把青菜的底部切得整整齊齊,綠白相間,“顏值”很高。
韋小忠告訴記者,目前采摘的“中華白”大青菜品種,春節前播種,以施用雞糞為主,輔以葉面噴施復合肥,青菜脆嫩可口,深受南方一些大城市消費者喜愛。“汝州這邊空氣冷暖適宜,彥張村的土壤肥沃,水利條件好,當地政府對我們也非常支持,種植大青菜的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都具備。我們一年種植兩個品種,每畝地的產值在1.4萬元左右,800畝蔬菜的產值可達到1.1億元。”韋小忠說。
據了解,該蔬菜種植基地進入采摘季后,每天的用工量達到400人左右,帶動彥張、臨南等附近的村民常年穩定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