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市“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開展以來,南陽市南召縣“查堵點、破難題、建機制、快落實”活動工作組,探索實施“12345”工作法(“1”讓群眾滿意為目標;“2”即實行“雙向交辦”;“3”即講好“三字真經”;“4”即建立“四快機制”;“5”即落實“五種形式”),“查堵點、破難題、建機制、快落實”,確保“責任到人、整改到位、群眾滿意”。
一個目標:以群眾滿意為目標。目前通過縣級群眾評收集到42條問題,均已陸續交辦相關鄉鎮及單位,確保限期整改到位;通過各鄉鎮、各部門自己查找梳理出堵點難點問題共140條,涉及城市建設類問題44條、企業發展類問題13條、市場監管類問題13條、行政審批類問題10條、項目建設類問題5條等,現已完成整改88條,正在整改52條??h活動組對部門已上報整改到位的問題,對當事人隨機電話回訪或實地查看,力爭群眾滿意。通過督促各項問題整改,有力地提升群眾滿意度,轉變干部觀念,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逢冠必爭、逢一必奪,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營商環境,讓干部群眾感受到開展活動的必要性。
實行“雙向交辦”。一旦收到市、縣交辦的堵點、難點問題,活動組立即實行“雙向交辦”制度。向下交辦:第一時間將收集到的堵點、難點問題轉交其所涉及的鄉鎮及部門,采取下發整改交辦單的形式,限期辦理,全程跟蹤問效,確保徹底解決,不留隱患。向上反饋:如交辦的堵點、難點問題,鄉鎮或部門一時無法快速有效辦理,應第一時間向上級報告,確保及時高效辦理,堅決杜絕發現問題但卻出現處理不及時、“棚架”“兩張皮”甚至貽誤“最佳時機”等現象。
講好“三字真經”。一是勤排查。每周通過鄉鎮或部門科室對標查找各自問題,縣活動組安排人員梳理排查書記市長留言板、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平臺、群眾舉報、新聞媒體熱線等反映問題,精準掌握群眾和企業反映較多的政策落實、工作流程等問題,將其制成排查整改臺賬。二是解難題。對于符合政策法規的問題,第一時間督促相關部門予以解決;對于一時難以解決的矛盾問題,明確專人幫助解決,讓群眾感覺到真心、信心、放心;對于政策沒有明確規定但又確實存在的矛盾問題,想方設法努力幫助解決,同時把政策解釋到位,切實做好思想安撫工作。三是暢渠道?;顒咏M通過公布聯系電話、聯系信箱、二維碼、現場發放問卷等多種渠道,提高群眾知曉度,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及時發現、受理堵點、難點等問題。
建立“四快機制”。即快速反應、快速對接、快速處置、快速結案的機制。快速反應機制:相關鄉鎮及部門在收到市、縣交辦件后,快速作出反應,當天抽調力量成立調查組、專班,實地開展工作,確保第一時間掌握情況;快速對接機制:市活動組交辦案件反饋至鄉鎮及部門的同時,縣活動組全程關注跟蹤督導、及時處置,快速對接當事人、涉及的單位或鄉鎮;快速處置機制:對市交辦問題1天內調查清楚,涉及疑難問題3天內調查清楚,調查整改情況經鄉鎮黨委書記、部門分管領導簽字蓋章后上報;快速結案機制:對于交辦問題,一周內要辦理完畢,力爭群眾滿意,對于確實不能按時辦理完成的,要說明情況并限期辦理。
落實“五種形式”。按照市工作組部署,為進一步督促縣處級領導、各單位主動履職,躬身入局,破解難題,落實好“親身辦、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督執法”5種形式,該縣制定并下發了《關于“五種形式”落實情況的督查工作方案》,在縣處級干部中深入開展“五種形式”查堵點活動,目前縣處級領導中,32人開展親身辦121次,34人開展進企業167次,35人開展進農村251次,31人開展進社區109次,21人開展督執法110次。縣活動組正在對征集到的問題進行統計梳理、交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