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南陽市宛城區公安分局茶庵派出所將群眾滿意度作為公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為目標,深入貫徹落實"一村一警"基礎工作,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子,摸排化解矛盾糾紛、風險隱患,廣泛收集社情民意,不斷強化轄區社會治安管控工作,開創社會治理新局面。
民警下沉進駐村委,治保主任兼職輔警。推行“警治聯勤”機制,茶庵鄉18個行政村治保主任納入輔警序列管理,同時派出所民警到各村支部和村委擔任支部副書記和副主任,打通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在治安巡邏防控、調處矛盾糾紛等方面發揮了良好作用,切實筑牢了社會治安防范前沿陣地。
多元共治,警民齊心保平安。茶庵派出所給區域內駐村輔警、調解員、治保會成員建立了一個信息共享微信群,實現信息通暢,打防聯動,利用駐村輔警人熟、地熟、環境熟的特點,及時摸排發現苗頭性隱患,有效防范各類矛盾糾紛的蔓延升級,推動網格化巡邏防控,全天候、全區域、全面覆蓋,通過整合力量、優勢互補、形成合力提高打擊與防范有力結合的排查化解模式。
聯勤、聯防、聯調,進一步提升基層警務工作效能。派出所和綜治中心共同制定聯勤聯調工作方案,每日組織開展巡邏防范、重點人員走訪摸排,每月至少開展兩次法律知識宣傳活動,每半年召開一次警民懇談會,延伸拓寬工作新領域、探索創新矛盾糾紛化解的人民調解工作新模式,確保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目標,逐步實現“五零”村居目標。
茶庵派出所借"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助推"一村一警"基礎工作,筑牢了社會治安防控根基,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全力實現“壓發案、調糾紛、防風險、保民生、促發展”的工作目標,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楓橋經驗",切實維護了社會治安秩序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