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力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和市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精神,根據省市“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安排,4月21日,在第27屆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市委黨校舉辦“強能力·嚴作風”讀書分享會,交流讀書感悟,書寫奮斗激情。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李偉革、市委組織部規劃辦主任鄧云起、干教處副處長張雷、市委黨校校領導王培合等出席。
會上,來自縣處級班、市直科級班、基層科級班、中青班精心選拔的12名選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這一主線,結合工作職能和崗位職責,自擬題目,引經據典,開篇點題,感悟思想,通過PPT展示,以馬克思主義史、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史等相關內容為主題,與大家一起分享知識的力量。
縣處級一班劉君偉分享了王滬寧39歲所著的《政治的人生》一書,通過對書中體現出的政治能力、專業能力、改革創新能力的解讀,對標自身工作,表達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為人民服務的能力。高巖通過閱讀《習近平的7年知青歲月》等書,與大家分享對“致廣大而盡精微”這一工作方法的理解和感悟,即面對世界之未有之大變局,作為黨員干部要學會在紛繁復雜中洞悉規律、洞察趨勢,在發展變局中找準定位、積極作為,重細節、促規范,既在戰略上“致廣大”,又在戰術上“盡精微”,如此才能沉著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縣處級二班杜磊磊分享了《張居正》一書,“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表達了加強能力作風建設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要真正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飽滿的激情干事創業,把黨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實到每一名群眾。蘇娟從《出師表》的寫作背景及主要內容出發,通過“忠”“廉”“勇”“德”“術”五個方面,闡述忠誠愛國、清正廉潔、敢于擔當、選人用人導向、提升工作藝術等讀書心得。
市直科級班梁新愛從一個“躬”字說開來,為大家分享了《中華傳統文化讀本》一書,講述了一名基層社會救助工作者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指引,躬身入局,激發起對待事業的誠心和恒心,真誠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熱心和耐心,一心一意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張豪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為題,向大家分享了《為什么是中國》一書,講述了中共一大、長征的由來,解釋了中國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為什么只有中國能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性,力量來源于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堅定的初心和使命。
基層科級班韓明波以“探尋偉人青年之路”為題,分享了《毛澤東早期文稿》,表達了以偉人和領袖為榜樣和坐標,“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動皆期合此理想”,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在自己的崗位上點亮一片光。李俊賢通過讀《卡爾·馬克思》一書,領會了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不忘初心,繼續前行,走的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的精神內涵,提出將“馬克思的故事”變成“中國的故事”,成為我們自己的故事,我們要一代代講下去,講好這個中國好故事。
中青一班李慶功分享著名運動員李娜的《獨自上場》一書,講述了他眼中真實的李娜,與眾不同的成才之路、跌宕起伏的賽場傳奇、不離不棄的愛情誓言,以及那些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和巔峰之上的人生感悟。劉皓用世界的眼光,分享了德國學者韓博天著作的《紅天鵝:中國獨特的治理和制度創新》一書,講述了一個研究中國政策制定過程的著名學者,對中國獨特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制度創新迭代方式的深刻領悟,重點闡述中國通過政策試驗實現制度創新的獨特路徑,激勵大家積極參加“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投身“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為實現“兩個確保”貢獻力量。
中青二班荊曉鋒分享了“讀懂鄉村之美——《旅游,重塑鄉村》賞析”,提到鄉村建設是一門實踐科學,設計和實施要一脈相承,相互之間要深度交流,“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楊雷法以“立足崗位,找準定位,扎實提升工作執行力”為題,從“樹立正確的執行理念、培養過硬的執行能力、確立正確的執行導向、掌握有效的執行手段、建立完善的執行機制”五個方面分享了對趙麗紅所著《贏在執行力》一書的學習心得。
六名評委按照主題內容、語言表達、儀表風范、現場感染力、時間掌握等方面評分標準進行現場打分,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6名,優秀組織獎3名,參會領導現場為獲獎者頒獎。
此次讀書分享會體現了市委黨校豐富的教學內容,彰顯了新時代黨校學員的魅力風采。學員們紛紛表示,讀書分享會很有意義,深受啟發,要以此為契機,多讀書、讀好書。下一步將更加全身心投入學習,在“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中,不斷筑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根基,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更大力度推動活動走深走實,奮力開創鄭州高質量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