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信陽市平橋區邢集鎮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抓手,健全完善“三聯動”機制,聚焦“四起來”目標,深入治理“六亂”,扎實開展“六清”,接續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全面提升鄉村振興顏值,努力打造美麗生態宜居鄉村,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聚合力,上下聯動“一盤棋”。該鎮堅持全民動員、廣泛宣傳,推動構建“鎮村打頭陣、黨員當先鋒、群眾廣參與、社會齊助力”的工作局面。實行鎮主要領導統籌調度靠前抓、班子成員分行業分領域具體抓,各村(居)責任組長、駐村干部、網格員直接抓的工作體系,全面加強組織領導,織密上下聯動整治網。同時,持續加大投入,健全環衛保潔長效機制,堅持日清掃、日保潔,保證集鎮區、通村、通組主干道人居大環境干凈、整潔。該鎮機關黨員志愿者先鋒隊結合省級文明村鎮創建,堅持每周開展集鎮區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志愿服務活動;各村均成立黨員志愿服務先鋒隊、公益崗保潔隊,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常態長效。
強引力,點面聯動“一張網”。該鎮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抓點帶面、整體提升”的工作思路,以尖山村、羅樓村、高廟山村、高堰村等4個村為示范點,加大資源整合、項目扶持力度,率先打造了一批“看山見水、留住鄉愁”的示范引領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幸福感、自豪感明顯提升。同時,結合各村村莊肌理、基礎,以2~3個人口較為集中連片的村民組為主攻點,積極發動黨員群眾齊參與,持續深入開展“清掃家院、清潔家園”行動,通過以點帶面、統籌推進,黨員群眾齊上陣、環境整治同發力,帶動了鄉村家風、村風、民風的轉變,實現了百姓富、生態美的和諧統一。
激活力,內外聯動“一條心”。該鎮堅持在完善制度、創新機制上下功夫,對內注重常態化實效化,圍繞“凈起來”,用好聯村包組、督查通報、觀摩評比、建賬銷號、獎優罰劣等“組合拳”,層層壓實責任,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對外注重市場化社會化,用好市場運作、爭取幫扶、社會捐贈、外出成功人士捐助等“連環招”;圍繞“美起來”,努力做好“環境美、文化美、產業美”文旅融合文章,加快打造尖山紅色文化傳承區,有序推進人居環境提升、革命舊址發掘和保護、尖山老街農房及院落整治改造、風貌提升等工程,快速推動尖山紅色小鎮建設,擦亮“天目古鎮、紅色邢集”品牌,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和紅色旅游。引進京東家庭農場,租賃尖山老街新打造的紅色主題鮮明、地方文化特色濃郁的紅色文化景區代表性民宿,打造“吃住行、游購娛、玩樂教”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助力周邊群眾通過務工年增收2600元,村集體經濟增收5萬元,?出了一條“群眾增收、集體增益、企業增效、產業增強”的新路子。
如今的邢集鎮,人居環境持續優化,人民生活品質明顯提升,山清水秀、岸綠水暢、路通莊凈、和諧文明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日益展現。